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全球化时代江南文化与江南记忆”论坛

2019年6月15日至16日“全球化时代江南文化与江南记忆”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文学院中文系、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苏南文学与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中文系、社科学部哲学系、数码艺术学院、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的三十多位专家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共分“江南文化”、“江南人文”、“江南艺术”、“江南诗词”、“江南记忆”、“江南景观”以及“江南数字化”等七大板块。

上海大学哲学系主任杨庆峰教授

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黄景春教授

开幕式阶段,论坛首先由上海大学哲学系主任杨庆峰教授主持。他首先对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接着介绍了此次论坛的背景以及召开的价值。接着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黄景春教授致欢迎词,并重点介绍了此次论坛的机缘。最后哲学系研究生尤晓洁介绍了上海大学记忆研究平台“数忆苑”的创办过程和历史活动。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

“江南文化”板块由《探索与争鸣》叶祝弟主编主持,该板块讨论了江南文化研究的范式及其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出了“思想江南”与“五感江南”构成了江南文化立体形象。

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余治平教授指出,江南应该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概念,不能太狭隘化。长江之南,不仅涵盖江浙沪,还应该包括安徽、江西乃至湖南、湖北的江南地区。以江苏为例,江北地区也是广义上的江南概念的一个部分。研究江南,离不开江北,江北会为江南提供了背景支撑。在江苏省内,无论是地理面积、还是人口数量,江南只占3成,而江北却有7成之广、之多。江北的人口在历史上大都是江南迁移过去的,尤以明朝初年最盛,“洪武赶散”规模很大,抗旨不遵者,格杀勿论。所以,今天的江北人在血脉上也都是江南人的子孙后裔。大清康熙年间撤销“南直隶”和“江南省”,改设“江苏省”,意图使江南、江北一体化,实际上数百年下来,捆绑在一起是很难受的,南北之间经常尿不到一壶去,经济、文化、民风、语言都悬殊很大。江南对江北的鄙视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江北人有强烈的“江南崇拜”情结。江北人上学、做生意、就业、为官,都是“宁向南走一丈,不向北走一寸”,矢志不移地选择江南。

上海大学郭骥研究员

上海大学郭骥研究员分析了海派文化形成过程中的江南基因。他指出,晚清时期的上海,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江南地区的核心地带,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从江南文化向海派文化的现代化演进。寓居上海的江浙移民一度占居民总数的八成以上,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思想开放的江南文人引领了文化的发展,江南文化原有的审美习惯、语言风俗等也在传承的基础上发生变革。由此形成的海派文化的机体,显现出强大的江南文化基因的影响力,同时也表现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本文通过梳理海派美术、戏剧、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的江南人士,捕捉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江南元素,试图寻找文化变革与进步的内在动力,以推动当代长三角区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

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

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指出,近年来对江南文化的研究,是被一系列现实诉求所引导着的,最初是为了反对工具理性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而怀念江南文化的审美性与人文性;后来从城市化的角度反思江南文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江南的城市文化,试图给出一种别样的城市文化;再后来,由于需要一个文化共同体作为区域经济与政治发展的粘合剂,“江南文化”由此作为粘合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粘合剂而再次受到重视。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对江南文化的研究就成为构成民族文化记忆,确立民族文化身份的手段,江南作为一个“地点”,由此成为观察全球化、反思全球化,甚至融入全球化的一个立足点。

上海大学杨庆峰教授

上海大学杨庆峰教授指出,文化文本是文化记忆构成的理论根据。文化文本可以被区分为文学文本、历史文本、艺术文本与数据文本。江南文化记忆构成主要依托文学文本、历史文本和艺术文本,而数据文本的作用经常被忽略的。随着数字江南的提出和实现,数据文本将成为江南文化记忆构建的重要根据。基于上述四类文本,可以澄清江南文化记忆构建过程,并为数字江南建设提供理论根据,从而有效实现江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上海大学刘友古副教授

“江南人文”板块由上海大学刘友古副教授主持,主要讨论了江南士人的遗民意识、思想世界等问题。

常熟理工学院蒋东玲教授

常熟理工学院蒋东玲教授指出,明清易代后,江南士林面临着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双重困境,并在困境应对中衍生出关于遗民形象的自我昭证意识。自证意识的外化有利于江南遗民形象的内部建构和外部认同,在不同伦理处境中,其外化姿态各有不同:在社会伦理困境中,面对已然失节的亲友故旧,江南遗民或以极端化拒斥姿态来自昭其节,或在互动交游时态度游移遮掩,着意淡化与失节者的交游痕迹。在政治伦理困境中,面对死殉与生隐的二难问题,江南遗民常持自我辩解和自我悔讼姿态,以昭证自已未能从殉的客观必然与主观焦虑。伦理困境中形象自证意识的衍生与外化,既是江南遗民应对士林物议以宽缓舆论氛围的应然反应,亦有传史留名以裨补事功之憾的代偿意味。

上海大学沈海燕教授

“江南艺术”板块由上海大学哲学系沈海燕教授主持,主要讨论了古代江南地区的绘画、茶饮和诗词,讨论了上述艺术形式在古代的表达与今天遭遇的问题。

上海大学潘璋敏教授

上海大学潘璋敏教授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下的江南文化,更是南北文化碰撞的结果。上海又是中国甚至世界的“文化大码头”,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成海派文化。上海这个“国际文化大都市”,怎样“中国式”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式”的文化创新发展,在江南文化的氤氲下,海派文化发展将被注入新的内涵,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上海大学张艳芬副教授

上海大学张艳芬副教授分析了以江南为策源地的元代绘画。她指出,元代的地缘政治使江南地区获得了这样的条件,即中国传统绘画所兼顾的向外的写实与内里的自由这两个方面处于彼此对立的状态,由此,绘画从写实转向非写实。随着文人画家逐渐居于画坛的核心,他们以非写实的绘画来守护和涵养内在的世界。这种守护以记忆的方式来达成,而绘画以对看的重构来实施记忆的重构工作。元代绘画的转向彻底突破了再现论,其中,记忆的情感重构是一种基本的方式,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为艺术家的真实视觉的变形。

上海大学李翰副教授

上海大学李翰副教授论述了中国古典山水诗的江南文化特质。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史意义上的山水诗,其题材的成立,始自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这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以江南一带山水的基本形态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东晋的南渡,士族的南迁,江南的开发,既是山水诗发展的背景,也是其发展的前提。山水诗形成的审美典范,也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的民族范式,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化的民族语言,是在江南生产出来的,是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景象。

上海大学杨庆峰教授

“江南诗词”板块由杨庆峰教授主持,讨论了诗词、小说中的江南印象,诗词与小说中描述了充满情感的江南记忆。

温州大学杨万里教授

温州大学杨万里教授分析了北宋词人周邦彦的江南记忆。他指出,作为“南方文学”最佳代表的词对江南审美文化的形成影响颇著,而周邦彦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之一。他是一个被故乡(江南)放逐的游子,而他在异乡(东京)求仕之路并不如意,这种不如意使他内心产生倦怠和漂泊无依感,从而使得其词中屡屡出现“江南倦客”这一词眼和形象。而回忆江南故乡自然成了他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心理疗伤之所在。周邦彦对江南、对故乡的回忆,其画面都是唯美而片刻留存的,他似乎很难进入“故乡”并置身其中而获得幸福感。这与他有过被迫离开故乡的经历有关。越绝望越唯美,越远离越思念。这种在记忆中把故乡美化的心理表明,故乡并不是现实中的故乡,它只存在于回忆之中,这是周邦彦的宿命。这个宿命影响到了他性格的重要底色:忧郁、沉静、恬退、敏感。这种性格对他词风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周帮彦词多特具的沉郁顿挫风格。这种风格被清代浙西词派奉为词体最高的美学风范,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海大学夏明宇老师

上海大学夏明宇老师分析了《<西湖二集>》的结构、空间与记忆的关系,他指出,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部以地理空间命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西湖二集》以江南地理空间为叙事的立足点,建构了以西湖为圆心、江南为辐射圈层的“同心圆”空间结构。与西湖空间相关联的是对南宋一朝兴衰演替的追忆,与西湖之外的江南空间相关联的则是明代当朝故事,由“以宋喻明”的明代社会心理框架,而达致借南宋朝政兴衰隐喻晚明时代危局的叙事旨意。小说家通过江南的现实空间再现与心理空间再造,表达了晚明文人坚守江南空间的信念,折射出晚明文人的集体记忆与时代焦虑。

常熟理工学院周红莉教授

“江南记忆”由常熟理工学院周红莉教授主持,主要讨论了诗词、神话中的江南故事。

常熟理工学院张幼良教授

常熟理工学院张幼良教授首先厘清“江南”“文化”“记忆”几个关键概念;其次从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了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方法与路径选择的问题,指出文本研究与视野把握同样重要,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手段和“文史哲等融通”的视野可以达成江南文学与文化的再现与复原。再次提出了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理论原则、话语表达问题,指出服务国家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构建中国话语是研究江南文学与文化的不竭动力,也是全球化时代凸显江南文化记忆的必由之路。

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

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分析了江南五通仙人的演变,他指出五通仙人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一种有法术的外道人物。来到中土后,他被塑造成五通神,会淫占妇女,又能盗来财物。他被视作财神,在江南地区信仰很多。在儒家人士看来五通是邪神,明清以来各地多次禁毁五通,他遂以五显、五圣、五猖、五路等名号出现。其中五路神保留了五通神的财神职能,消除了盗窃、奸淫等秽行,增加了忠孝、公平、正义的伦理内涵,为社会各方所都能接受。江南五通神崇拜,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五通神转变为五路财神,是儒家伦理改造民间信仰的必然结果。

常熟理工学院张幼良教授

“江南景观”板块由常熟理工学院张幼良教授主持,主要讨论了山水、园林、石刻、湖泊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的江南文化。

常熟理工学院徐志坚副教授

常熟理工学院徐志坚副教授指出,传统江南文化形成有其自然环境前提和长期发展积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在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自觉把江南文化提升到战略资源的高度,探索江南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具有时代价值。我们必须通过对传统江南文化场域构建的思考,探索新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现实路径。在新时代江南文化的构建上,必须坚持红色文化确立文化自信、绿色生态文化营造优美自然、蓝色创新文化引领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三种文化元素交融发展,共同构建长三角共同的精神家园。

苏州大学高山副教授

苏州大学高山副教授指出,江南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园林文化,而园林文化是在中国哲学视野下的自然审美基础上形成的。对比美国的荒野文化,它是在超验主义哲学、基督教、荒野法律、国家公园规划等诸多因素彼此交织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的文化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澄清,更重要的是它产生实践上的可能,那就是为江南引入新的荒野文化,推动江南的自然保护、自然教育与自然修复。

华东师范大学赵厚均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赵厚均副教授介绍了王世贞的园林记忆。他指出,王世贞历览北方与江南名园,又目睹其伯父静庵公山园和自建离薋园的兴废,且熟悉园林史,对园林的盛衰变迁有真切的感知,认为园林终将泯没于荒烟夕照,惟有园记能将其面貌留存于天壤之间,因而他对园林的记述特别在意。为此,他撰写了大量的园记,并编为《山园杂著》二卷;又编《古今名园墅编》,收录前代的园林诗文。文字成为记忆的重要载体,诸多园林在诗文中超越时空而存在,王世贞实现了通过园林文献来构建园林记忆的愿望。

常熟理工学院孟伟副教授

常熟理工学院孟伟副教授介绍了常熟虞山石刻资源调查与铭文整理情况。他将石刻分为牌坊类、碑刻类和摩崖类,对其进行拍照、编目,并对石刻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调查地点主要集中于言子墓、读书台、剑门、兴福寺、三峰寺、宝岩寺、小云栖寺等,实地考察各类石刻,并整理其铭文。

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

“江南数字化”板块由黄景春教授主持,主要讨论了如何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实现江南传统文化现代的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副教授指出,就数据记忆而言,由数据智能化、创构性等所带来的数据力、能动性与某种自由度将冲击现有的以人为中心的传统记忆伦理主体。因为从数据记忆产生的意义上来看,人是产生的主体;从数据记忆表征的意义上来看,数据是载体。而数据智能的创构性又蕴含了产生意义上的主体性。因此,在人产生数据记忆的意义,是数据记忆的伦理主体,但人在其与数据记忆交互中而展开的记忆构建过程中,其主体性则出现减退。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于明艳博士

上海大学社科学部博士研究生于明艳指出,红色文化数字化是历史事实呈现方式的转变。这一变化成为记忆构建新的推动方式。从记忆构建途径看,红色文化数字化使得记忆的构建更具丰富性、生成性与灵活性;从记忆构建的主体看,数字化激发主体更多的感官、情感的参与进而又影响记忆的再构建。因此,历史数字化对记忆构建中主体地位的重视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下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使得红色文化记忆的构建与传统的构建方式发生脱离;应在记忆构建中重视与充分挖掘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在数字化时代中的同一且动态地发展。

与会人员在上海大学合影

与会人员在常熟理工大学合影

新闻推荐

付永强选择了戍边 就执着坚守

在中哈边境线上,驻守着这样一对“夫妻哨”——付永强、刘桂芝夫妇。他们常年居住在沙漠哨所,远离居民区,忍受着恶劣的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全球化时代江南文化与江南记忆”论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