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工厂化让“亩”变“平方米”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19-07-09 08:32   https://www.yybnet.net/

2011年,北京的农业专家到荷兰考察,带回来的信息是:在荷兰,番茄种植在温室里,采用工厂化模式生产,一年中有11个月不间断产出番茄,每平方米的产量在120斤。番茄工厂化生产,以平方米作为产量计量单位,这是笔者当年听到的新鲜事。

如今在世园会百蔬园内,有一个占地256平方米的番茄工厂生产区域,在一排排支架槽内,填满了具有高吸水性、强保水性的岩棉作为基质,再加上选择口感风味俱佳、抗病性强的樱桃番茄,中国的番茄生产从荷兰引进技术、管理后,经过“本土化”试验终于落地生根。

笔者了解到,北京市目前规模化番茄工厂化生产面积达到30公顷以上,每平方米产量达到80斤以上,是传统生产方式的4倍以上,劳动生产率提升1倍,亩产值提高4-6倍,每公斤产品用水量减少一半,亩均农药使用量减少50%。

在百蔬科技区,一个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区域是彩椒工厂化生产区。同番茄工厂化生产一样,彩椒工厂化生产采用支架栽培槽生产模式,种植的彩椒有橙色、紫色、白色、红色及黄色,五颜六色甚是养眼。

技术人员讲解,彩椒工厂化生产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用基质和营养液代替土壤,可以有效克服设施栽培中土壤泛盐、土传病虫害、连作障碍弊端,最大化利用种植空间。应用现代化水肥及植株管理技术,可以科学调控植株生长,营养全面而均衡。根据测算,彩椒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0斤,每斤甜椒耗水量为16.8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相比普通生产模式分别提高了42.8%和39.1%。

从传统种植到工厂化生产,以番茄、彩椒为代表的工厂化生产登上了世园会的舞台,彰显出中国高端农业的魅力。

水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营养液配方调控技术、精细化植株管理技术、植物补光技术、智能环境控制……诸多技术的应用,为生菜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以生菜为例,周年生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到240斤以上,是普通生产模式产量的10倍。

果蔬工厂化生产正逐渐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平方米为农产品产量计量单位的时代已经到来。(李锐)

新闻推荐

群众受益,才是“为民服务”的真谛

通讯员刘勇近年来,白河公安局深化“民生警务”品牌,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工作举措,延伸服务触角,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工厂化让“亩”变“平方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