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讯 新形势下,西林司法所始终坚持把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为工作目标,依法严格监管,突出监管教育帮扶,加强社会适应性帮扶,取得了扎实的工作成效,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未出现一例脱管、漏管现象。
强化安全监管。坚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全面设立活动区域预设,将社区服刑人员情况牢牢掌握在监管视野,积极构筑社区矫正安全防线。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后要求必须随身携带定位手机,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不得人机分离,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规定的活动区域。健全日报告制度,强化长效监管,落实手机微信日报告制度,每天上午微信位置图及时发到司法所矫正工作群,并及时提醒忘了发送的人员。采取走访排查频率增加,范围扩大方式,及时掌握重点人群的现实表现和行为动向,对于租房居住人员,特别是外地重点人员,除了实行腕带管理以外还加强走访排查频率,严格管控。
强化教育引导。实施教育管理中,突出法治、时事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德育矫正,帮助社区服刑人员纠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以正确的思想去支配行为,自觉遵守社区公德,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引导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强化关爱帮扶。始终坚持人性化关爱帮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以情感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从而更好地矫正人生航向,树立信心,战胜困难,重获新生。
如社区矫正对象薛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缓刑,司法所在评估时就了解到他三岁大的儿子因患有癫痫病,每月需要到南京复查看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司法所积极做他的心理疏导,在节假日及时上门走访看望,并在年底安排社区慰问救助,用爱心感动人心。
西林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者们凭着一份对党对人员的责任使命,凭着司法行政干警的一份责任担当,让一批批曾经误入歧途的社区服刑人员真正认罪伏法,并顺利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西林司法所 文/图)
新闻推荐
7月以来,河南省通许县连续曝出两起“村医集体辞职”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7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