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像对待我们的母亲一样,对待长江,保护长江;我们要有真情真心,尊重她,爱护她。要用立法依法治理长江,用法律维护长江,使长江得到长久持续的治理。要加快长江保护立法进程,形成长江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只有用法律为母亲河划定红色底线,长江经济带沿线城乡的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才能有希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长江生态大保护指明了方向。长江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长江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非常关键的一道生态防线,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区。守住这方净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当务之急就是要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环境的行为。
做好大保护,必须全面推进河长制,牢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牢牢守住长江水生态、水环境的底线。守护长江一江碧水,要有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对于污染,要敢于动真格,做到零容忍。同时,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推进节水优先,注意水量调控,保障生态用水。沿江城市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式生态工业,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7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3份健康中国系列文件,提出实施控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