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语文新教材,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其中的古诗文比重,以及有多少要求背诵。“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占近一半”这个话题,还被大家推上了微博热搜。在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全套5册教材中,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选文的题材多样性强,体裁覆盖性也很广,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从目前公布的《语文》必修上册的目录来看,不少大家熟悉的篇目也都得以保留。
古诗文学习要靠“量”
每次提及古诗文背诵,网友们总会一片“哀嚎”浙江学军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童洪星老师说,想要古文学得好,主要靠“量”。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数量,读的篇目要够多;二是代表遍数的“量”,文章要反复读。很多人理解有偏差,以为只要读的书多就可以了,其实一本书读很多遍,更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对文章自然会有感觉,不需要工具书,都能通过上下文揣摩出意思来。”
举个例子,《汉书》里的“胸喘肤汗,人极马倦”这句话,“极”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极”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但在这句话里,意思却大不同。“胸”和“肤”对应,“喘”和“汗”对应,“人”和“马”对应,由此看来,“极”和“倦”对应,都是“倦”的意思。“如此看来,考的就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了。靠死记硬背不行,要通对文言文的大量诵读,才有感觉,才有提升。”童老师说。
教材的古文比重调整后 课时也会向文言文倾斜
对于古诗文学习增多这一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赵琦也蛮有感触。
赵老师说:“在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中,古诗文就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在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文阅读的分值一共是40分(总分150分),虽然比重看起来不是特别高,但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上对于古文的课时倾向会比较大。主要原因还是古文的难度大,像类似《赤壁赋》这样比较难啃的古文,一篇完整学习下来就要花三四节课的时间,而有些现代文一节课就可以上完。其次,文言文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老师在上古文课时都会放慢速度、增加课时。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教材的古文比重调整后,老师的课时也会向文言文倾斜。”
赵老师说:“现在的题目都出得比较巧,不再问你程式化的一些东西,更是落实到考查你有没有读懂这个文章。现在的文言文题目也有这样的趋势,更加指向高中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文言文的题型基本上比较稳定,前面三道选择题分别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对这篇古文的理解,基本没有变化。
语文能力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与文言文功底密切相关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资深语文特级教师程继伍老师,最近正在准备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论文。
程老师说:“大概在一两年前,就有各种版本的高中统编语文教材在网上流传,也有不少关于古诗文内容比重加大的说法。但是从现在正式公布的版本来看,教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确实在加强,体现在教材中,就是古诗文数量的提高。但是在入选的67篇古代诗文(首)中,古诗词的分量实际上达到了一半,这些内容的教学是比较快的,实际的背诵要求上,数量和现在也基本持平,并不会使学生增加太多的负担。新教材采用的主题加任务群的编排方式,从结构上看也更加合理。”
对于网友们纷纷热议的古诗文占比,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黄华伟老师认为,这并不是教材变化的重点,但古诗文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却是事实。为什么要学古诗文?“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白话文脱胎于文言文,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能力,都是从文言文中来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能达到怎样高度,与文言文的功底密切相关。”黄老师形象地说,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高还是低,高出来的那一截,就是文言文能力。综合新华社、都市快报、金陵晚报
新闻推荐
继上周本报一楼开卖蚕丝夏凉裤以来,女款墨绿、男款黑色及女款2XL的好几个货号都断货,也着实让厂家大呼意外。为满足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