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徐奥萍)入选ISO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城市;入选首批“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在腾讯数字中国指数中增速位居全国城市第2位……8月26日,记者在合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合肥聚焦提升全市信息化水平,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合肥建设已经成为省城发展的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为着力完善数据资源的管理,合肥市积极建设市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市政务信息能力整合支撑平台, “汇治用”体系。截至目前,构建 共归集160余个业务系统的221亿条数据,数据总容量超过60TB,完成26家单位、409张数据库表、20余亿条常用数据的治理。
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达99.96%,提供“365天、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全市异地办证量居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九城市之首。近年来,合肥汇聚数据资源,推行数据跑路,依托数据碰撞,推进数据对接,突出“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与“协同化”服务。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端引领。2018年中国声谷产值达650亿元,入园企业超过450家,合肥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五强”城市。截至2018年底,共认定市级大数据企业285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近200家。同时,合肥还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中国安全谷”建设,大力实施“数字+”应用示范推广。
高端引领推动的是技术突破。目前,合肥建设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多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10个,2018年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肥诞生,科大讯飞连续十四年勇夺国际语音合成大赛第一,“讯飞超脑”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领域技术国际领先。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李妍妍)新世界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区域统筹、共驻共建为思路,以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