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人生纪实】我与祖国共追梦

来源:甘肃工人报 2019-09-19 07:53   https://www.yybnet.net/

徐光惠

小时候,老师和大人总爱问我们梦想是什么?将来长大了想干什么?那时懵懵懂懂,并不明白梦想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自己长大想干什么。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出生在重庆大足县的累丰村,那里土地贫瘠,人们以种地为生,家家户户入不敷出,我家八口人,父母工资微薄,生活捉襟见肘,我快到8岁才上一年级,喜欢上语文课爱阅读。

家里吃饭都成问题,没钱买课外书,我就借小人书、连环画看。初中后,开始接触更多的课外书,我照例借书、蹭书,甚至偷书看,知道了海子、汪国真、琼瑶、席慕蓉,他们的文字为我开启了五彩斑斓的世界,知道了他们被称为作家,让我崇拜和仰慕。

我开始摘抄、写日记,暗想:要是我的文字能发表,那该多幸福啊!哪怕一篇也知足了。也许从那时起,在心里悄然埋下了一颗文学梦的种子,谁也不曾提起,因为这个梦想太奢侈,怕人笑话。

稿子只能手写,有时一页纸快写满了,才发觉前面有错的地方,又不能修改,只好撕掉重写。稿子装进信封写上地址,买张8分钱的邮票贴上投进邮筒。稿子投出去后,不是收到几封退稿信就是石沉大海,我心灰意冷。

18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高中读了一学期就到一个偏僻小镇上班,小镇荒凉工作枯燥,我感觉前途迷茫,报刊杂志的副刊像冬夜里的一盏灯火,慰藉着我冰凉的心。工作之余,我开始写稿投稿,结果仍是有去无回。

后来,结婚成家后有了女儿,住在单位10多平米的旧房子里,我和爱人工资低,除了每月生活开销所剩无几,我每天上班照顾女儿,工作、生活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几年时间我一个字没写,文学梦就此搁浅。

女儿上小学后,才有了点空闲时间,单位内部办了一张报纸,鼓励员工踊跃投稿,我便拿起搁置多年的笔,写通讯稿和一些散文随笔,几乎每期都能发表,这毕竟是内刊,我又开始外投。

一天,我突然收到重庆《新女报》编辑部的一封信。打开信纸,淡淡墨香扑鼻,竟是编辑老师的回信,信中说我的文章与该报风格不太相符,建议我改投别的地方,并委婉指出了我的缺点和不足,鼓励我好好学习,继续坚持下去。

编辑老师的教导如一支强心剂,将蛰伏多年的文学梦重新点燃。我认真学习、借鉴优秀作品,提高和完善自己,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故乡虽然贫瘠却民风淳朴,故乡的父老乡亲勤劳坚韧,教会我如何面对苦难,这些都是我写作的源泉。我写了投,投了写,一直坚持着。后来,经济条件渐渐好起来,2007年,我家终于用上了电脑,写稿只需电脑打字、修改,投稿也通过QQ邮箱发送,方便快捷。

2011年,我的处女作终于发表,圆了最初那个单纯甚至可笑的梦想。捧着报纸,我接连看了好多遍。之后,我陆续在《人民日报》《散文世界》《散文选刊》等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至今约百万字。2017年,我的书稿《梦回故乡》幸运地被北方文艺出版社审核通过,签订了公费出版合同。今年3月,书顺利出版上市。

新中国成立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改革发展的成就令人豪情澎湃,慷慨万千。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和伟大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前进的道路上奋力追逐国富民强的梦,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如今,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日新月异,繁荣富强,家乡也改变了模样,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回望过去,我经历了新中国大半的时光,与祖国一同成长、追梦,虽然艰辛却充实,让没上过大学的我走上了文学这条路,圆了我的文学梦,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家住进了小区楼房,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生活美好而幸福。

新闻推荐

加快谋划实施重大项目 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增长

(上接第一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思维,开拓思路、更新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项目建设、促投资稳增长的各项决策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人生纪实】我与祖国共追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