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大家知道,清朝时期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图画书,名字叫做《芥子园画传》,通常又称为《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对于初学画画的人帮助很大。我国近现代的很多美术大师,比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等,都曾经把《芥子园画谱》当作提升绘画技能的范本,由此可见,这本画谱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
顾名思义,《芥子园画谱》的名称来自芥子园。芥子园是清代文学家、戏剧家、美学家李渔在江苏南京修建的别墅,《芥子园画谱》就是在这里刻印和流传出去的。之所以叫做“芥子园”,首先是指别墅占地面积小,好像芥菜的种子那样,微乎其微;其次是借用佛经“芥子纳须弥”的含义。“须弥”是佛经中记载的一座大山的名字。一颗小小的芥菜种子,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像须弥这样的大山,这是观察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深刻哲理。正所谓“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大脑和心脏,容积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人脑可以储存海量的知识,人心可以产生无限的心智,这就是“芥子纳须弥”的道理。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芥”字。芥,jiè。
篆书的“芥”字属于形声字,由草字头和“介”字组成。草字头是义符,表示这个字和植物有关。“介”是声符,表示读音。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芥,菜也。从艸,介声。”“芥”字的本义指芥菜。
芥菜原产于我国,是一种十字花科蔬菜,叶子、根茎、种子都可以食用。南宋诗人陆游《园中晚饭示儿子》写道:“一饱何心慕万钟,小园父子自相从。蚍蜉布阵雨将作,蛱蝶成团春已浓。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籴米续晨舂。盘餐莫恨无兼味,自绕荒畦摘芥菘。”这里的“芥”指芥菜,“菘”指白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人这辈子一日三餐能够填饱肚子就应当知足了,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俸禄优厚的家庭,也不要埋怨餐桌上的饭菜不够丰盛,自己到园子里摘些芥菜和白菜就很好。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享受之情。
南宋诗人刘克庄《肃翁饷石门芥菜》写道:“食指清晨动,馋涎异味来。高情分石芥,辣性似徂徕。”芥菜的种子味道辛辣,可以磨成粉当作调味品。由此,“芥”字又指芥末。唐代诗人白居易说“鱼鲙芥酱调”,生鱼片配着芥末酱一起吃,那就是人间难得的美味了。
成语“草芥人命”的“芥”指小草。“草芥人命”和“草菅人命”同义,意思是把人的生命看得像野草一样卑微。先秦史书《左传》写道:“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把百姓当作受伤的病人来照顾,还是当作泥土和野草一样来践踏,这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兴盛还是衰败的依据。
“芥”字从小草,又引申指细小的事物。比如南宋诗人钱时的诗句“生身不作第三流,肯作坳堂一芥舟”,这里的“芥舟”,指小舟。北宋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这里的“芥蒂”,指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压在心中的不快或者怨恨。
据《汉书·夏侯胜传》记载,西汉学者夏侯胜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常常说道:“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这里的“青紫”是古代官印上青色或者紫色的绶带,借指高官显位,“地芥”则是地上的小草。只要把书读好了,想当大官就像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根小草那么容易。成语“芥拾青紫”“俯拾地芥”就是从这里来的,比喻容易得到,或者轻轻松松就能成功。
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大官、发大财,而是全面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好的,同学们,今天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新闻推荐
9月18日,广州恒大队球员塔利斯卡(前)进球后庆祝。□新华社发据新华社东京9月18日电2019亚冠四分之一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