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还是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村原党支部书记胡松与村里的3名党员,带领石屋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当地群众也因此总结提炼出“信念坚定、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敢于担当、为民奉献、清正廉洁”24个字的胡松精神。
2018年5月,“老先进”以 胡松姓氏命名的特色人民调解工作室——“胡哥调解室”正式挂牌。胡哥调解室传承老党员胡松的精神,巧用村规民约、公序良俗,于情于理于法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真正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初心和力量。成立一年多来,胡哥调解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96%。
传承“老先进”精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依法、依规、依理、和谐、和气、和睦,就是归纳了为民调解的方法和使命。”这是胡哥调解室主任胡成金在调解工作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除了调解室的主任,胡成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老先进”胡松的侄子。胡哥调解室成立后,他不负众望,挑起“和事佬”的重担。胡成金发动热心村级事务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参与,结合村规民约做工作,将排查化解调处工作前移,及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里。“一年多以来,我们村没有发生过任何治安和刑事案件,无一起‘民转刑’案件……”胡成金一边带记者行走在景色如画的村里,一边向记者介绍,“在创新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上,胡哥调解室收获累累的喜人果实,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村民们走上发展产业的致富路,同时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
巧用民间智慧共谱基层社会治理“和谐曲”
胡哥调解室的调解员由村调解委员会推荐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还有一些热心群众参与,这个调解队伍的组建,一改昔日村干部“单打独斗”的调解局面。
今年6月初,调解员何宪秋到石屋村上门调解一起相邻权纠纷。当事人双方是多年的邻居,因为一条共用的通道闹得不可开交,何宪秋当即叫来胡哥调解室的老干部钟顺群一起参与调解。听说退休的老干部来调解纠纷,许多村民都聚拢过来, “熟人”看看 钟顺群如何来断这起纠纷。在一番说法释理之后,一家人搬走堆在通道上堵路的杂物,最后两家人在村民们的见证下握手言和了。
胡哥调解室如今实际挂名调解的群众调解员虽然只有4个,但在具体纠纷问题上,很多群众都会积极提供线索,献言献策,有效解决一大批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外,遇到涉及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情形,胡哥调解室就会请求那大司法所、法律顾问予以配合调处,充分发挥利用调解三级网络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联动调处的职能作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新闻推荐
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全国将确定一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意见》共提出了10个方面政策举措。《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同联动,各地区要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强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