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东博会人气都很高。(资料图片)今报记者李军 摄
今报记者雷倩倩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9月21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大幕开启。“一带一路”沿线的邻里、共谋发展的伙伴、志同道合的朋友齐聚八桂大地,续写合作新篇章。
春华秋实,日月如梭。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而举办的东博会、峰会,至今已走过15载,成为广西一张亮丽名片。人们不会忘记,首届东博会上,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嘉宾将各国母亲河之水汇聚一处,启动时代之钟的情景。如今,东博会、峰会已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其积极搭建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之桥,铺设了各国民心相通之路,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累累硕果。
2019年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上,东博会、峰会将继续推动中国和东盟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合作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1乘势而上
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2000年,中国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共同的抱负,系紧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前进的合作纽带。2004年,第一届东博会、峰会顺势而为,应运而生。那一年,首届东博会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开辟农产品专题展区,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旅游服务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让,亮点纷呈。
此后,每逢金秋时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朱槿花”下便云集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商。围绕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东博会、峰会创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在传统的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领域深耕细作,不断丰富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内涵和外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东博会、峰会落户南宁以来,东博会已有79位中外领导人、31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超过74.6万名客商参会。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迈上新台阶,“南宁渠道”越走越宽。峰会也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商务与投资领域规格最高、影响最深的国际盛会。
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16年间,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东盟也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截至2018年底,中国和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达2057.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这些数字,正是东博会、峰会结出的丰硕经贸“果实”,展现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2落地开花开放谱写崭新乐章
开放带来新机遇,合作促进新发展。广西每年举全区之力承办东博会,东博会的平台作用也推动了广西的开放开发。东博会、峰会举办的15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15年。
近年来,广西从西南边陲一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陆续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给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政策、信息、项目、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
15年来,通过举办东博会、峰会,广西对外开放水平也日益提高,迎来了一次次发展。从2004年首届东博会举办到2018年,广西进出口总值从31.9亿美元增长到597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9倍;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从82.9亿元增长到2061.5亿元,增长约25倍。
山水相连,心手相牵。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等系列活动,将越南的歌、印度尼西亚的舞、泰国的孔剧带到了绿城舞台上,让广大民众共享艺术盛宴;中国经常去东盟国家出差和旅行的人士会发现,可供选择的南宁直航东盟国家的航线越来越多,南宁机场航线已对东盟国家全覆盖,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东盟旅行;马来西亚的榴莲、越南的咖啡、泰国的咖喱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15年来,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给广西人民带来满满获得感。
3绘新愿景
携手再上新台阶
时间的指针来到2019年,这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以下简称《愿景》)的开局之年、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本届东博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继续推动中国和东盟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往来、民心相通、经贸交流、合作共赢。今年,印度尼西亚将第二次担任东博会主题国,首个欧洲国家——波兰出任特邀合作伙伴。会期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先进技术、服务贸易、“魅力之城”五大专题,共规划展位数7000个,总面积达13.4万平方米。
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33个论坛,各项活动内容精彩纷呈:贸易投资活动将突出《愿景》涵盖的贸易、投资、产能合作、数字经济、科技、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等内容;紧扣当前中国-东盟合作热点,聚焦陆海新通道建设,助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服务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举办一系列专题论坛、推介及对接会等活动;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展区,展示新形象、新商机,促进自贸试验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同发展;加大对企业的信息发布,首次举办“东博会全球发布”活动,首次出版东博会蓝皮书《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的东盟产业园区发展报告》……
命运与共,前景相连。在东博会这个舞台上,有理念相通的志向,有拥抱合作的意愿,也有息息相通的民心。特殊的时空节点,连接起了东博会平台关于中国-东盟合作的点点滴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和东盟各国将继续和谐共生,携手前行。
数说东博会成就:
合作项目:15届东博会共收集国内外投资项目42000余个,累计举办投资促进活动600多场,累计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000多个,涉及港口合作、航运建设、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投资:截至2018年底,中国和东盟双向累计投资额达2057.1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
人文交流:2018年,双方人员往来达到5700万人次,每周近4000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中国是东盟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东盟也是中国游客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8年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10大目的地国家有7个来自东盟国家。
广西对外开放成就(从2004年到2018年):
贸易:广西进出口总值从31.9亿美元增长到597亿美元,增长近19倍;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从82.9亿元增长到2061.5亿元,增长约25倍。
旅游:广西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从65万人次增长到562.3万人次,增长超过8倍。
教育:广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30多所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东盟每年在广西的留学生超过1万名,占东盟在中国留学生的五分之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史灏记者谢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坚持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