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图4
图3
图2
图1
早年笔者下乡时,在一位老乡家里收集到一批十多枚、形状多样的瓷板画。据老乡介绍,这批瓷板画是从两只老床的木头上取下来的瓷板,但可惜的是,老床在损坏后已被拆散丢失了。笔者经过系统分类仔细研究,这批精致的粉彩瓷板画,釉面光亮细润,产出年代应在清末民初。瓷板所描画的内容意境应该为家庭生活的写照,大致可以分成丰收图、教子图、麒麟送子图三组,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情。
如图1、2两幅瓷板,描述的是家庭妇女的生活劳作场景。以图1为例,一位家庭成员正在采着果实满载而归,其面容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与满足,用色过渡自然和谐,造型准确,神态生动,衣服的衣褶,竹篮的编筐,果实的丰满,无不细描,笔力苍劲,远处的果树花卉,双勾填彩施以玻璃白,粉彩凹凸的质感如同浅浮雕效果,果树的花朵,采用典型的水点桃花的技法。作者善于捕捉自然界最美的一刹那,把繁花似锦的果林点染得如诗如画。
图3、4、5三幅图,描述的是教子图景。教师的诲人不倦、孩子的孜孜好学的形象似真实地展现在眼前,除了画家在色彩缤纷的粉彩世界里表现出高超的绘画艺术,更主要的是他营情造景,抒发出那种希望教子成才的深厚感情。
还有一枚瓷板画反映的是张仙送子图。画面上,张仙骑着麒麟,抱着孩子,另一孩子举着华盖。画面中,文人形态潇洒,怀中的孩子活泼可爱,举华盖的孩子神态自然,整个画面色彩缤纷,造型自然,是一幅精美的人物画像。而画中麒麟表现的十分温顺。其实麒麟为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兽,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征。旧时,民间崇尚多子多福,重视传宗接代,把有无子嗣继承家业看做一个家庭兴衰的标志,因此对送子神灵格外信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而瓷器文化又是这多彩文化中一颗极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众化、普及化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将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中的信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案、图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中国瓷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一个独特的板块。
收集、研究这些烧制精良、文图优美、内涵丰富的瓷器,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对图案反映的民俗民风,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据《收藏快报》)
新闻推荐
近日,著名诗人罗广才诗集《罗广才诗选》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天诗国际策划,被列为“中国诗歌百年名家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