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钢宣钢线材事业部转炉作业区炉前班组,冶金专业的大学生占80%,多年从事炉前冶炼的技术能手占20%,钢水吹炼的十八般武艺他们各有绝招,在劳动竞赛中谁想当第一,那可不是件易事!
转炉作业区炉前劳动竞赛中冒出的一位“无敌手”,让大家自愧不如。
这个响当当的称号拥有者是身材魁梧、说话满脸堆笑的2#炉丁班炉长徐鹏。
走进150T炉前的总操室,只见徐鹏正当班,他聚精会神地在转炉观测口观察着炉口跳动的火焰,火光忽明忽暗映在他淡定的脸上:“钢花的颜色和大小,火焰的晃动程度,通过明暗对比,细微变化,就能判断出钢水的碳含量……”
从“近在咫尺”判断“十米之外”的钢水碳含量谈何容易?这“独门功夫”,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准确的判断凭借的是长期的经验积累,有悟性的人才能练就这种硬功夫:一炉钢要加多少石灰,怎样添加碳粉,通过观察火光就能做出准确判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SWRH82B是河钢宣钢打造的重点硬线产品,采用“高拉补吹”工艺进行冶炼。吹炼过程需要高拉碳,使碳控达到0.15%,然后放钢配碳进行补吹。拉碳终点一次命中者,称为一次拉碳成功,是最为理想的操作,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火焰明亮,火苗发飘,取样进行化验,看看终点碳是不是0.15%。”徐鹏发出指令后,炉前工迅速取样进行化验。几分钟过后,检验结果从电脑中传来,不多不少,正好“0.15%”。所有在场的职工都发出赞叹,太神了!
不过,今天你是弄潮儿,明天就可能另换他人,徐鹏“无敌手”名号到底能保持多久谁也不敢说。
有些职工心中暗暗不服,连续进行了十天的挑战,但无人成功,徐鹏成为当之无愧的“卫冕王”。就在这时,京津冀模拟炼钢竞赛一等奖获得者2#炉乙班的曹震巍对徐鹏发出挑战。
曹震巍与徐鹏都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的大学生,同年同月到炉前参加工作。“我宣布挑战,他行,我更行!” 曹震巍信心满满。
炉前操作全凭真本事,可来不得半点儿虚的。
8月28日,恰逢冶炼高端产品C72DA。磷是钢水中的有害物质,钢中磷含量高,钢材极易发生脆断,由此对铁水的磷成分提出了极其特殊的要求。可偏偏这几天高炉出现波动,铁水磷含量居高不下,怎样才能保证磷含量控制在0.08%?
这炉铁水磷含量在0.1548%,比标准的磷含量高了不少。看着电脑中传来的铁水信息,班组职工心急如焚。曹震巍却气定神闲,他全面掌握铁水的成分情况后,聚精会神盯着炉口的火焰。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他降低氧枪枪位,调整供氧强度,进行脱磷吹炼。就在大家对他的行为发出质疑时,他拍了拍胸脯说:“脱磷的关键就是造渣,用渣子洗去钢水中的杂质,就能充分脱磷。”
如何造渣?曹震巍胸有成竹,简单陈述道:“大碱度、大渣量、低炉温,冶炼初期最大限度脱磷,冶炼后期最大限度避免回磷。”
抓住前期,控制后期,是不是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只见曹震巍又一次调整氧枪枪位,炉口的钢花欢快地跳跃着,仿佛是胜利的烟火。就这样,曹震巍完成了高磷铁水的吹炼 “绝活儿”。
“挑战王”成了曹震巍的另一个名字。不断地挑战和接受挑战激励着每一个职工。这里,没有永远的第一。
新闻推荐
△丰收时节,许多乡村互联网达人以新的方式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录视频做直播、帮家乡农民“带货”、为乡村特产代言,借助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