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时,陈立群被授予了“时代楷模”称号。
陈立群是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原校长,2016年退休后,他婉拒多家民办中学的高薪聘请,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江民族中学,开出的唯一“条件”是分文不取。在现场讲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邻居告诉台江民中的一位老师,“城里来的校长到这里后不久,就去家访了”。这位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我非常吃惊。校长来家访,我教书这么多年好像都没听说过。”
在网络社交平台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已经完全可以“隔空”实现了,通过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又一个“群”,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快速、便捷而且高效。
但是,这种在虚拟空间的沟通就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了吗?
一位朋友的家长群老师发消息:“今天有9个同学没有交齐作业,您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请各位家长负起责任。”
这位朋友说,她前一天晚上出差回来已经10点多了。疲惫的朋友依然对照着儿子的记事本,检查儿子的每一个作业后面是否都已经签字,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了书包。
隔着屏幕的老师并不知道这一切。这一端是老师的冰冷,另一端则是家长的战战兢兢。
陈立群到了台江民中后曾组织游学活动,让那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到北京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看一看清华大学。但是一周游学结束以后,孩子们却说“还是我们台江好”。
“到台江民中三年,我走进了一百多个苗族孩子的家庭。”陈立群回忆,自己走得最远的一个学生的家,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然后要坐四十五分钟烧着柴油的船,下了船之后,还需要走路半个多小时。
回忆过这段路程之后,陈立群说:“这条最远的家访路,其实也是一个孩子上学的路。”
很多人抱怨:现在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大不如前了、现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大不如前了。陈校长的这句话给出了答案:不是学生和家长离老师越来越远了,而是有的老师没有真正踏上孩子上学的路。(樊未晨)
新闻推荐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首个农业农村部批复的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落地宁夏
19日,平安产险宁夏分公司与宁夏中宁县人民政府、中宁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智慧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及金融支农创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