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12月21日至12月22日。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竞争力的增大,使得一部分同学把目光投向海外留学。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这两条道路上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呢?
申请难度
国内考研人数庞大,竞争激烈,研究生考试在每年的12月份统一进行笔试,次年3月份左右再由各学校组织进行面试,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一般都是由政治+英语(必考)+数学(部分专业考)+专业课组成,需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的备考时间,在复习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死记硬背的。
笔试通过之后还有一轮复试,笔试成绩相对来说更加重要。国内考取985、211类学校难度系数较大。
出国留学读研是以申请的方式,向学校递交相关材料。学校会综合GPA、雅思或托福成绩、GRE成绩、个人陈述、实习经历等综合评定后决定是否录取;每年可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出国读研在单纯的考试方面没有国内考研压力大,但由于需要GPA,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准备周期要远远长于国内考研。
读研时长
国内研究生通常根据专硕和学硕的设置分为2—3年。
国外读研的学制通常是1—2年,其中,英国等国家的学术体系一般为1年。美国研究生为学分制,30—60分,大部分为1.5年。
学费
在国内读研,学术硕士一般是每年8000元—2万元左右,专业硕士每个专业都不一样,5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出国读研,不同国家和学校专业有不同标准,英国和美国的学费比较高,平均每年要10万元—30万元人民币不等,但为吸引国际人才,一些学校会发放高额的奖学金。在法国、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入读公立大学是完全不收取学费的。
生活费
出国读研在住宿、饮食方面的花销要比国内多,具体数目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这也是一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国内考研的主要原因之一。
培养方式
国内研究生导师培训制度
各校均以强化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责任制作为培养机制改革的总体原则之一,强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科研为基础,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
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自由流通,由此促进各校在教学上的竞争。这种充分利用市场原则的模式,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适应性强,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等。
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一部分,平时的考查,如学生课堂口头报告表现、研讨课上的表现都要计算成绩。
英国特色是宽进严出
无论本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申请攻读研究生,只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拥有学士学位,经大学有关部门审查,获得入学资格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德国研究生模式,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
日本偏重产学研合作
日本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深入企业进行科学研究,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个人成长
无论是在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建议大家切忌盲目从众,要清楚自己读研的意义及规划,按照理想、能力、费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出国读研需要注意,国外很多高校都遵循“先到先得”录取原则,越早申请,越容易成功。一定要选择教育部官方认证的学校,以防文凭不被认可。综合
新闻推荐
医养结合是健康养老服务的重大举措,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