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从史论的视角和建构来说,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两个重要节点。”在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张学昕看来,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再到新时代——特别近十年来,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变化直接导致文学创作和批评呈现出一个复杂的状态,因此对于创作和理论的关系梳理和描述也是非常有难度的。
他说,目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现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超过以往,所发生的一切几乎覆盖甚至超越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叙述能力,这对作家的创作的思维和技术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因此,对未来的大历史、大时代的书写,需要作家不断提高段位,要沉得住气,抵抗现实对想象力和虚构力的束缚。当然,与此并驾齐驱的是,文学批评也要突破以往的惯性思维,文艺理论需要不断补给和建构,这样才能与现实和创作保持呼应和一致的要求。
他希望,面对作家和写作文本时,理论不能脱节无力,因此可以考虑吸取古代文论的精华,守成并前行,以呈现创作和批评的双向对流。
本报记者米赢
新闻推荐
百年南苑机场结束民用航空功能 所有航班将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苑机场是中国第一座机场,也是中国民航业的发源地
KN5830次航班的旅客下机后拍照留念。昨日22时40分,随着最后一个进港航班KN5830落地,南苑机场正式结束民航运营。本版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