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海报
《我和我的祖国》居然还有一档综艺?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献礼节目中,定位中国新青年创造力观察节目的网综《我和我的祖国》有点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
短视频+观察类综艺=全新观察类综艺
观众熟悉的观察类节目,大都是以情感观察为主。此外,还有早前火热的旅行观察类、经营观察类节目等。但这档《我和我的祖国》开辟了观察类综艺可以达到的宽广度和价值深度。
节目汇集中国年轻人创作的创意短片,每期邀约不同的嘉宾,与主持人一起,在演播室内共同观看,并就短片内容发散话题,畅谈70年来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和令人骄傲的成就。由主持《奇葩说》被大众所熟知的陈铭担当主持人,畅聊团则邀请影视演员喻恩泰以及每期不同的年轻嘉宾,基于自身的底蕴,结合短片内容,进行二次解读并发散讨论。
把短视频融入长综艺当中,将时下这两大热门元素相糅合,是节目的特色。小切口彰显大情怀。这是一部通过征集覆盖工业、科研、人文、教育等多个领域创意短片,来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基建、科研方面各项成果的一档纪实类观察节目,共有5期节目,21支创意短片。
新一代面人郎,趣味版“桥梁之美”……
年轻人拍的视频都关注啥内容?在《面人郎3.0》中,匠人世家的“面人郎3.0”“斜杠青年”郎佳子彧就读于北大艺术学院,他除了像大多数青年一样热爱篮球、音乐,还有着一手令人惊叹的非遗手艺,为祖国制作了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生日礼物。这名年轻人选择去北大艺术专业继续深造,再反哺捏面人这门老手艺的创新。他用一个70岁的老寿星面人来代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寓意,让老寿星穿上球鞋、拿着5G手机、戴着墨镜,来体现国家正年轻。这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热情。
“您的位置,重庆黄桷湾立交桥……导航已失效,您自个儿看着办吧。” 投稿者疯疯童学的“中国桥梁之美”讲述了让导航App束手无策的重庆网红黄桷湾立交桥,并用“36000头大象”来形容狂揽400多项专利、七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的承重数,笑称祖国“基建狂魔”之名当之无愧,兼备趣味度和记忆度。
“无障碍电影”,再现动漫成长史……
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光明影院志愿者李超鹏作品《光明影院》中,传媒大学社团志愿者们组建了这个让视障人士观看无障碍电影的公益项目,正能量青年榜样团体UNINE受邀参加,一遍遍地修改朗读稿,并闭上眼睛模拟感受。“光明影院”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是“要再制作70部无障碍电影”。演播室内,陈铭进一步补充道:“我们整个国家过去做了非常多努力,1991年在中国的蓝靛厂盲人聚集区有了第一条盲道。中国的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培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到视障人士手中。”
这个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国漫大火,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与热爱。短片《成长》中,从《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宝莲灯》到《秦时明月》《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风语者》《哪吒之魔童降世》,再现了整个国产动漫成长史。许多留学生走出国门放眼看世界,但对祖国牵挂依旧。《一万公里的热爱》中,海外华人青年在澳大利亚街头高歌《我和我的祖国》。短片最后,一位女士说:“我来到墨尔本25年,可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祖国。”
揭开大众不了解的领域引起共鸣
从节目形式到节目内容,全都是从年青一代的角度来看待国家、社会已经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着的成绩。节目组以“中国新青年”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面向全国各行各业新生代,向社会征集了成百上千个作品,再从中精选。这样大量素人自主拍摄、自主选题的方式,呈现出更多为大众所不了解的领域。
这让不少网友打破圈层,燃起共鸣。比如西工大学生制作的视频,让许多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跳出来自报家门,自豪于自己是西工大人。你会发现,年青一代并没有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迷失自我,他们更好地利用了时代潮流下的新技术新平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再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评论就认为,故事与故事之间表面上没有直接联系,却由一条共同的线串联起来:青年个体命运与祖国繁荣昌盛息息相关。时代给予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可能,让新青年更开放包容和自信。 据《扬子晚报》
新闻推荐
□张西流9月25日,国家医保局在就关于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范畴的建议进行回应时指出,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还没有能力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