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写生活的苦痛,也写人物内心的悲凉。但那些看上去苦痛或悲凉的文字,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给了我面对苦痛与悲凉的勇气。也希望能给读者勇气。”
——姜思羽
很多人现在一听“女司机”,第一反应都是关于开车的。但这本女司机写的故事集,与开车无关,与爱和生活有关。
姜思羽在开网约车之前,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业务时间除了偶尔开网约车,她还喜欢写作。据她自述,开网约车起初只是为了满足对平凡人的好奇心,以及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但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故事。
印象深刻的故事和场景,被她记录、加工,写成一篇篇短文,陆续在网上发表,很受好评。于是后来便有出版社给她出了书。姜思羽说,在2017年~2018年之间,她“曾被黑暗吞噬,后来又被拽了出来”。那些暗处的闪光来自很多人,认识的或陌生的。正是这些人,组成了她的这本书。
故事1
粥店老板的单相思
那年春天,他的店里开始每天都会来一个地址相同的外卖订单。每天都点一份南瓜甜米粥,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通常是下午1点,有时候则是晚上9点左右,从未间断。
店里的外卖订单不多,这个叫林一弦的女孩开始引起了老板的注意。他开始好奇这个每天吃粥的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终于有一天晚上10点多,店里又收到了订单,助手不在,于是老板便自己去送。
一个白皙瘦弱的女孩接过了粥,而年轻的粥店老板望着她的羸弱背影,感到一种想要呵护她的心动。清明小长假前,他甚至开始操心女孩放假了没有,加班没有饭吃怎么办?
最后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给她发了条假装是群发的短信。“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长久以来对我店的支持,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不知各位公司是否有相关安排,放假请回复N。加班请回复Y,我们将根据加班人数的多少决定本店假期是否营业。”
发完短信,他心神不宁地等到下午,终于等到了女孩的回复:“Y”。
她五一要加班,这样看应该没有男朋友吧?他立刻将自己的微信昵称改为店名,申请加她微信好友。五一假期第一天终于来了,他把精心编辑好的微信消息发给了她:“今日需要点单可以提前一小时直接微信下单哦。今日粥品:南瓜甜米粥。”
熬好粥,他还熬了一杯红糖姜茶,假称是店里送的饮品,一并给了那个女孩。
从此,粥店老板几乎每天都假装群发微信,其实只发给了她。
5月16日,天气预报说有暴雨。他把车停在她公司楼下,想假装路过,顺道送她回家,“给她讲讲我的卖粥故事。”
他终于看到女孩出现了写字楼门口,然而紧接着,他也看到她扑进了一个男生的怀里……
作者问这个粥店老板:“当你暗恋一个人的时候,你觉得哪一刻觉得自己有点累了?”
他想了想,然后说:“就是你为了让她不发现你对她好,你就得对所有人都好,来掩饰。我第一个暗恋的对象是我同桌,我们每次班级聚会,我为了给她多夹几口菜,我就坐在她附近,我给她夹菜,然后还得给身边别的人夹菜,大半个桌子的人我都夹了。最后自己没怎么吃,大家都说我会照顾人,其实……我只是想照顾她而已。”
故事2
义正辞严的小情敌
夜里10点半,我开车去吃一家拉面。停好车刚进屋,发现店里已经没有客人了。靠着大门口几桌的凳子已经被翻到了桌子上,一个阿姨正在拖地。
“还营业吗?老板。”我问柜台上正在算账的女人。
“营业,营业。您里边坐。”女人个子不高,长相清秀。
点好了餐,厨房的抽油烟机又呼噜噜地响了起来。门口算账的女人依然边写边记,眼睛在电脑屏幕、计算器、本子上来回移动。也只有老板还愿意这么含辛茹苦地加班,我推断。
拉面端上来的时候差不多11点了。这时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妈妈,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小男孩说着把头埋进了柜台里女人的怀里。“我和爸爸来接你了。”
“妈妈算完账,这个姐姐吃完我们就走了。”女人回答。
这时,男主人也走进了屋,抱怨着在网上写点评的食客们为什么不给好评。
我吃得差不多了,准备走了。这时小男孩拿着扫把跑来桌前。“阿姨,你最好在11点半之前就吃完。我和妈妈要回家,我明早8点上幼儿园,妈妈还要送我。她12点之前睡不了觉,就睡不够8小时。谢谢阿姨。”他握着扫把,在我耳边小声嘀咕。
赶紧吃完,付了钱,我起身准备走。这时女老板接到一个电话,走出门去听。男孩的爸爸突然坐到我旁边,礼貌地说:“美女啊,能不能给我们店写个好评啊?”我吃了很多次这家店,味道和服务都没什么挑剔,写个点评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我于是欣然答应,又重新坐下来写。
“谢谢啊!麻烦你了。”“没事儿。”
写完点评,我走到门口,大概因为看我写得认真,男人去柜台非要给我拿几张优惠券,我推辞说不用,但他却一直坚持要给我。
这时小男孩带着扫把又走了过来,怒气冲冲,跺了跺爸爸的脚。
“爸爸!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不要跟陌生女人说话!”
听到小男孩的话,他爸爸和我都一愣,“没有没有,我这跟阿姨说事儿呢,小孩子你不懂!”他爸爸赶紧说。“不好意思啊,小孩儿不懂事儿,您见谅。”男人又给我道歉。
我刚走出门口,就听见男孩用近乎训斥的声音说:“你难道忘记你有老婆了吗?你如果忘记了,你就看看我。看看我是怎么来的?”
忍不住笑出了声。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那么儿子应该是爸爸的小情敌吧。
故事3
无人便利店里的人
凌晨3点,黑夜的路旁,无人便利店泛着灯光。我停好车,手机扫码进了便利店的门。店里,一个姑娘斜扯着嘴角冲我笑,笑容斜着,从嘴角咧到耳边。更惹人注意的是她的耳朵:耳骨中间挂着三个亮晶晶的耳钉,耳垂上吊着一个黑色的大号圆形耳环,耳蜗里塞着两条白色的耳机线。
她主动凑过来和我握手,介绍自己,“嗨。我是周帆,叫我老周就行。”
“老周你好。”我摸到了她冰凉的指尖。后来我才知道,老周当时其实只有19岁。她出生在山西临汾,初中毕业后不顾一切地来了北京,做了一个标准的北漂。她在夜店当控麦乐手,也在网络上录制自己的原创说唱音乐,梦想是做一个职业的Rap歌手。
深夜归来,她习惯来无人便利店觅食。买几包薯片,再拎上两瓶啤酒和红牛,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写歌儿。宁静的凌晨和酒精会让她很快进入状态,很多新歌儿就是在凌晨3点创作出来的。
凌晨3点,拉了一趟活儿的刘凯来到无人便利店,他把手放在门把手上,用了一把力没推开,又用身体侧面用力撞,门晃荡了一下,还是没开。我三步并两步,扫码给他开了,他点头说谢谢,侧着身子从缝隙里钻了进去。
刚一进去,他就剧烈咳嗽了起来。刘凯也是网约车司机,那天他从双桥一路拉活儿到这里,身体不舒服,他想在便利店里过夜。”回去费油。”他露出憨厚的笑。
“我正好也想去那边,不然您捎我过去?”我回头看了看我停在便利店门口的车,试探地问道。
“行啊。”他从地上立马坐起来,“我也不跟你多要,50,行吧?”他摘掉了墨镜,抽着鼻涕说。
我跟他上了车,副驾上放着一塑料袋的板蓝根。“早起有点感冒,媳妇给拿的”。车前窗还放着一个小瓶子,里边是彩纸叠的幸运星。“那是我姑娘叠的,说能保爸爸平安。”(综合/蜜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春艳)9月26日下午,“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创新”中国李庄文创产业发展论坛在皇冠假日酒店召开。该活动是“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