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
老师被举报“收礼”面临调岗,家长们却百般请愿挽留——一则看似“矛盾”的新闻引发关注。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南山区某学校六年级一位班主任被某家长举报“收礼”遭到校方的调查。但据一位家长转述,这是场“陷害”:“那位家长以前一直和老师以闺蜜相处,送过几次礼物,比如商场标价500元的包,但老师每次都有回礼,有次送回了一个价值800元的玩具飞机,而家长却把每次送礼的截图都保留下来。”
毫无疑问,先“挖坑”式送礼、后恶意举报的行为跟正义不沾边,也绝不应被鼓励。特别是截图不截全、不合乎事实的举报,若在诬陷之列该治理就得治理。
这事对很多教师也是警醒: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与亲友不同,可近可远、可松可紧、可真可假,这其中难免产生信任风险。古人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身为老师,最好的自我保护方法就是谨守职业规范,在处理生活问题时也要考虑到职业的特殊性,避免落人口实。
如今调查正在继续,期待此事以不偏不倚、让人信服的处理结果收尾。而教师们也宜从中得到启示:对很多老师来说,私人生活和工作职责之间无法全然隔离,中间还有不小的模糊地带,处理不慎就可能生活与工作同时受波及。最优的解决方式是明确界限,与工作挂钩的私人来往要特别注重规范,凡事大方、正直应对,家长和老师之间也能少些揣测和猜疑。
漫画/勾犇 文/朱忠保
新闻推荐
暖心本报讯(吴俣记者周越)“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帮助我解决了心头大事!”近日,西区格里坪镇四二四社区82岁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