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立
今年2月,浙江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家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体医院,据报道,该院日前再次推出“网上护理门诊”,并于9月26日开出首单“网上护理门诊”服务。 (据《北京青年报》)
现实中,许多患者常有如下苦恼:上医院看过病后,还需在家自我护理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想要咨询,苦于难以找到人。因为返回看病的医院专程找护士咨询不现实,有的人自我护理甚至“跟着感觉走”。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距离医院路途较远的患者,尤其需要通过“网上护理门诊”来析疑解惑。
据统计,到2018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超过400万,一些地方的护士收入水平有待提高。在已离职护士中,48.8%的离职原因是收入低。开设“网上护理门诊”,专业护士利用业余时间有偿接受咨询。护士们在发挥专业能力的同时,既增加了收入,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尽管“网上护理门诊”前景光明,然而,“三分建,七分管”,如何确保质量安全、赢得患者认可仍然是一个必须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据介绍,宁波的“网上护理门诊”平台入驻护士的门槛要求不低,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拥有专科护士证书。接下来需要积极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如要求网上接受咨询的护士至少免费回访一次。同时,制定管理制度,细化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如明确护士与患者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加强监管考核,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制度,对护士实行奖优罚劣;建立投诉处置机制,公平公正处理相关纠纷,保障护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等等。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运作确保“网上护理门诊”始终运行在健康轨道上,同“共享医生”“网约护士”一道,构建更加完整的“互联网+医护”服务供给体系,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优质、周到、贴心的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闻推荐
爱因斯坦小时候曾经搭建了一个14层高的纸牌屋,对他来说,游戏和学习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