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民族交响史诗《英雄》
9月29日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民族乐团民族交响史诗《英雄》,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英雄》首演于2018年,这部以“英雄”为核心的原创新作,在首演前半个月已经一票难求。今年,这部作品入选了文旅部2019年“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音乐会上,上海民族乐团用民乐塑造了一群“中国英雄”,既有盘古、伶伦、仓颉、大禹、后羿等中华民族神话传说里的创世英雄,也有那些在各行各业奋力拼搏的当代英雄。
音乐会最后一个乐章——交响合唱《英雄》,用音乐勾勒出一位位当代英雄的面貌,当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代嫦娥——女航天员刘洋、当代后羿——排雷英雄杜富国……随着视频短片的播放,他们的声音和形象缓缓浮现,代表着英雄精神代代相传,彰显着当代英雄的榜样力量。
随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位位人们“身边的英雄”,既有人民警察、援藏医生、地铁司机、城市环卫者等各行各业的奉献者,也有常年资助贫困学子的教授、在医院做义工的退休老人、慈善志愿者等社会爱心人士。
让人惊喜的是,8位“身边的英雄”逐一从幕后走到台前,与观众见面。常年义务送教、多次参与抗震救灾的浦东干部学院刘哲昕教授,代表了8位嘉宾发言。他说,“其实人的本性都是避苦求乐的,为什么有人会自讨苦吃呢?因为,我们和你们一样,早已把祖国装到自己心里去了。”
音乐会最后,台上嘉宾与全场观众挥舞国旗,共同高唱起《我爱你,中国》。
在这场音乐会里,上海民族乐团起用了一批年轻人担任主创团队。从作曲李博禅、指挥姚申申,独奏张佳伟、唐一雯、陈昀颖、闫晋龙,到音乐会的策划、执行制作、舞台设计、导演,都朝气蓬勃。
“我希望通过音乐,把每个人心里潜在的英雄情怀勾出来,把每个人心里的正义感和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强大力量挖掘出来。”“90后”作曲李博禅说。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只要你在自己的岗位坚守、付出,在生活中发光发热,你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英雄。我们民乐人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创造,让民族音乐呈现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气质和风采。好的作品是我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燕)“十一”黄金周来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海外旅游。而其中选择“自由行”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