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璇
又到一年重阳时,尊老敬老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孝”一起被认为是齐家之道,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承尊老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
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我们在家庭中就要履行孝敬老人的义务。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可见,“孝养”和“孝敬”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只注重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后者则增加了精神上的内容,要求我们作为子女,对待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敬意,除了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还要保证其精神上的愉悦。我们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使父母感受到真诚的敬重与热切的爱意。
在古今中外哲人的眼里,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标志。讲究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文明社会崇尚的价值观念。
孝敬父母贵在精神赡养。对父母要心存敬畏,敬重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的人生经历和长者地位,就要尊重父母对自身生活方式的选择。
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孝老爱亲、尊老敬老不仅仅只关乎自己的父母亲人,更关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位老人。我们要将“孝”从父母长辈辐射到身边的每一位老人,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伸出援助之手。当人人都愿意“泛爱众而亲仁”,当人人都能够“亲其亲,长其长”,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充满温情,每一位老人也必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新闻推荐
9月29日夜间,云南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中和镇降雨诱发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赶赴现场,救出了一名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