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萤火,点亮乡村振兴梦。
“天暗下来,西瓜地里都是漫天飞舞的萤火虫。”58岁的嘉兴平湖市金家村村民郭水观感叹,这样的场景已经10多年没见过了。最近,他惊喜地发现距离家门口百米的地方,有了全天候、一年四季可供游客观赏的萤火虫中心。像郭水观一样,今晚上百名群众共赴这场萤火虫之约。嘉兴平湖市金家村,上百名群众共赴这场萤火虫之约。
9月30日,“长三角萤火虫研究&繁育中心”在平湖市当湖街道七彩金虹景区正式落成启用。该中心包括长三角地区唯一的萤火虫研究、繁育中心,全国首个萤火虫室内生态保育馆以及“萤火虫大米”生态种植基地三个区块,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500万元。萤火虫延时摄影
“目前正在繁育珍稀的水栖萤火虫20万只,预计两年内将达到百万只规模。”现场,中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第一人、中国萤火虫保护联盟发起人付新华介绍,上海、杭州、平湖等地均分布着不同数量的珍稀水栖萤火虫,“平湖市长三角萤火虫研究&繁育中心”将通过工厂化繁育及生态修复萤火虫栖息地的方式,对萤火虫进行保育,恢复及提高种群数。萤火虫延时摄影
除了繁育中心,此次对外开放的还有中国首个高科技室内萤火虫生态保育馆。在这个近2000平方米的萤火虫室内生态保育馆里,根据萤火虫的繁育要求和生长习性,特地建立了一个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小型湿地系统,实现全天候、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赏萤。同时,还配置了萤火虫自然教室,可以针对公众进行科普展示和教育。而“萤火虫大米”生态种植基地,主要按照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的原则来种植水稻,将室内繁育的萤火虫释放到稻田中进行野外复育,种植出“萤火虫大米”。萤火虫延时摄影
以萤火虫为引子,修复当湖生态环境、巩固“五水共治”成果,平湖交出一张生态答卷。下一步,当地将以萤火虫研学和科普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促进农旅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新闻推荐
十月刚刚开始,共和国已送别两位院士。据光明日报10月4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儿科血液学专家胡亚美(女),于2019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