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为了疏导人流,甚至启动了“雨刷式”导流措施。? 央视新闻 图
国庆长假,为应对外滩接踵而至的大客流,上海公安部门首次采用“雨刷式过马路”方式,引导客流有序流动以确保安全。从相关新闻视频来看,道路上虽是人山人海,但在民警的疏导下,游客们的前行井然有序,场面着实壮观。一时之间,“雨刷式过马路”传为美谈,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能够在瞬间客流达22万人的情况下保证每一位游客的安全,这一工作的难度有多高,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得到。
从“开关式过马路”到“雨刷式过马路”,上海警方近年来在管理方式上的升级,值得点赞。而这种升级,绝不可能是灵机一动的结果。外人看到的是令人感觉“舒爽”的画面,但看不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在这里面下了多少功夫,动了多少脑筋,付出了多少汗水。
不过,“雨刷式过马路”的闪光点,绝不仅在于管理得好、管理得巧。
国庆佳节,游人流量必将暴增,这是能够预料得到的情况。其实,上海警方不是没有更省力也更保险的管理方式。比如说,严格实施区域限流。又比方说,封闭道路、禁止通行。但上海警方选择的是,迎难而上。
原因何在?管理的真谛,不是消减需求,而是保障市民和游客的福利。既然老百姓有观赏景色、参与活动的愿望,再难,也要想办法满足,上海警方之所以要自我“加压”,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比实施“雨刷式过马路”更值得点赞的,是取消“雨刷式过马路”。4日,客流回落,上海警方并未继续采用“雨刷式过马路”。5日,客流继续下降,地铁南京东路站提前一天“解禁”。
管理措施的灵活多变,当然要感谢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手段。没有科学的预测,没有即时的观察,相关策略的调整,是不可想象的。但之所以要不断改变管理方式,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每一位市民和游客的出行要求。否则,一种方式用到底,对管理者来说,反而是更方便的。
国庆假期前,上海警方公布了长期期间安保工作的有关措施,并明确表示,将秉持“安全、有序、宽松、尊严、高效”的工作理念,保障假期平安祥和。在“雨刷式过马路”的视频里,所有人都看到了“安全”“有序”,殊不知,更困难的,恰恰是“宽松”“尊严”“高效”。
是的,游客和行人不是被管的目标,而是被服务的对象。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需要智慧,更需要担当。后三个关键词传递出的,正是这座城市的温度。
上海的城市管理,历来以“精细化”著称。“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这座城市能够不断创造辉煌成就的原因。但是,为什么要精细化管理?如果只把这一原则当做口号、标语,就有可能忘却初心、偏离轨道。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一位市民得益,让每一位百姓收获。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再难、再苦,都是值得的。感动网友的“雨刷式过马路”视频,再一次向我们发出提醒。
美轮美奂的外滩夜景就在民警身后,但一整晚,他们没有回过头来欣赏。因为,他们清楚岗位的重量、职责的意义,更懂得城市管理的真谛。
新闻推荐
扫码观看视频七十载岁月筚路蓝缕,辗转成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