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怎么过马路并不是一个人的私事。过马路玩手机,看不到来回车辆不仅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过往车辆的安全不负责,现实中,就存在有些司机为躲避走路不看车辆的行人、电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
网上曾热传过一段关于行人低头族的视频,有些行人过马路时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忽视了身边来往的车辆,结果被撞;有人因为走路玩手机掉下高高的台阶和河道;也有人因为没有看路误入车库而被车撞倒,总之,这些意外让观者感到非常揪心。
低头看手机,无论是开车、骑车还是走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一直以来,大多数地方针对行人低头族并没有强制规定,不过,如今用制度约束他们也已经提上日程了。浙江省嘉兴市首次将“低头玩手机过马路”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近日批准了《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该条例中规定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的行人,最高罚款50元。
以50元为上限的罚款力度,可能很难真正让人警惕起来,更无力改变某些人走路玩手机的坏习惯,而且交警警力有限,不可能只盯着低头族们,对很多人来说,罚款未必成为现实,不过,即便制度在执行方面有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并不能改变它的时代意义。
手不离机,眼不离屏,即使走路过街开车会客也是如此。年轻人狂热手机,甘当低头族,好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危险也如影随形。对此,劝说可能并没有效果,罚款作为一种处罚性措施,起码可以更有效地引起行人的重视,从而减少低头族的数量。将“低头禁令”写进制度,是一种对行人安全负责的管理态度,对于越来越多的马路低头族,有尝试总好过不管不问,有努力总好过无动于衷。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早已把行人过马路看手机列入处罚名单。例如在美国,过马路玩手机的行人一旦被警察抓住,会被处以15至99美元不等的罚款,且罚款数额会随着违规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也有人说,“只要是绿灯,怎么过马路是个人自由,对行人罚款,属于权力滥用”。但现实中,怎么过马路并不是一个人的私事。过马路玩手机,看不到来回车辆不仅是对自己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过往车辆的安全不负责,现实中,就存在有些司机为躲避走路不看车辆的行人、电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同时,看手机导致走路慢吞吞,不会躲避其他行人和车辆,也会妨碍交通,给别人造成麻烦。
在安全这件事上,某些人也许会有侥幸心理,或许他尝试了很多次的错误都能顺利过关,但是幸运不会永远垂青同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他人身上,绝不会每次都能平安无事,一旦有那么一次事故发生,再说什么都已经太迟了。珍惜生命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无论有多么重要的信息要回,无论有多么精彩的段子想看,都要知道它们在生命安全面前,都是无足轻重的。
新闻推荐
新华社沈阳10月7日电“十一”长假期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铁越集团南关岭配送中心、沈阳文官屯配送中心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