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机关单位禁烟,要敢于“刀刃向内”

来源:济南时报 2019-10-09 14:08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随着控烟工作力度加大,公交车、火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越来越少,“远离香烟”“拒绝二手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风尚。然而,半月谈记者在内蒙古多地采访发现,与整体控烟形势不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仍处于吸烟的重灾区,不少公职人员在办公岗位上饱受二手烟折磨。(10月8日《半月谈》)

如今,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和公众素质的提高,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控烟形势大为好转,很少有人公然吞云吐雾。相比之下,机关事业单位开始成为禁烟“重灾区”。越是基层吸烟问题越严重,尤其在县一级机关单位,办公室抽烟见怪不怪。

造成这一现象,一方面在于一些机关单位缺乏禁烟意识和文化氛围。在记者采访中,一些单位办公室、楼道、餐厅等区域没有禁烟标识,室外也没有固定的吸烟点。不少基层公职人员认为“禁烟是公共场所的事情”,和机关单位、办公室没啥关系。不仅如此,吸烟与让烟还俨然成为机关单位的社交文化,被视为可以跟领导、同事“搞好关系”,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好办。

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监督也是一些机关单位有恃无恐的底气。近年来,各地纷纷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控烟法规,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个人加大处罚力度。虽然机关单位办公室也属于禁烟范围,但在有关部门的执法检查中,大都以其他经营性公共场所为主,很少到机关单位上门检查,更鲜闻开出罚单。不可否认,作为控烟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存在“灯下黑”现象。

机关单位成为禁烟“重灾区”,不仅直接威胁公职人员身体健康,干扰同事间和谐关系,而且破坏机关单位和公职人员的形象,容易滋生作风和腐败问题。在现实中,遇到自顾自吞云吐雾的同事,不少人往往抹不开面子予以制止,对于领导带头吸烟的情况,更是敢怒不敢言。

对此,有关部门应完善考核体系,将公共场所吸烟问题纳入单位和公职人员日常考核,对于违反规定者,除依法处罚外视情形予以行政处罚,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切实提高机关单位和公职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通过建立“吹哨人”制度,鼓励内部公职人员举报,进行明查暗访,扭转机关单位监督失之于软的局面,打消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促使其自觉遵守控烟规定。(张淳艺)

新闻推荐

“被加班”一怒辞职是莽撞还是硬气?

浙江义乌一位姑娘发帖吐槽了自己的假期经历:“放假玩得好好的,分管领导突然来找我,说十一假期选两天值班,非常突然,好像是说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机关单位禁烟,要敢于“刀刃向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