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记者来到毛集实验区梁庵社区梁海合家采访,84岁的贫困户梁海合由于车祸,终年离不开轮椅。他的门邻,同样是贫困户的家政服务人员马秀珍定期来到他家,帮他打扫卫生,整理房前屋后的杂物,料理家务,中午时分,推着他出来晒晒太阳、兜兜风,陪他唠唠嗑。
这种贫困户帮助贫困户,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和谐邻里关系,改善村容风貌,树立淳朴民风,提高了贫困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开展贫贫相助活动,可有效解决少数失能和半失能贫困户脱贫后人居环境差、生活质量不高、精神面貌较差这一突出问题,同时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和增收,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计算,一个贫困人口工作一年即可基本达到年脱贫收入指标。”梁庵社区扶贫专干梁仁栓告诉记者。
实施贫贫相助,提升脱贫成效,毛集实验区在焦岗村、路岗村和梁庵社区进行了有益探索。2019年5月以来,该区先行选择有条件的贫困村进行试点,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遴选出手勤体健、吃苦耐劳、群众口碑好的人员,以村级公益性岗位设置方式,组建贫贫相助家政服务队,主要工作是为村里失能、半失能贫困户采取定期上门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整理家务、聊天谈心等方式来改善失能和半失能贫困户人居环境、精神面貌,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脱贫成效。家政服务人员工资从村集体光伏电站收益中支出,并签订家政服务招工协议书,规定以下内容,管理要求,录用人员要服从管理、态度端正、工作积极;规定出工次数,每月不少于4次入户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待遇规定,月工资300元,按月打卡支付,并根据情况上浮。目前,全区已有3个贫困村开展贫贫相助活动,受益人员63人,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开展贫贫相助活动,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这一做法,增强了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该村党总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最接地气的做法还可有效解决农村少数贫困户脱贫后一系列突出问题,聘用人员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强了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
采访结束时,该区扶贫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进一步完善活动机制,积极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争取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同时,广泛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扶贫,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形成部门扶持、镇村实施、社会补充的多元化格局,确保贫贫相助活动持续开展、后劲有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区生态环境分局通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开展警示教育专题研讨,进一步查找差距,落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