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以曝光污染为由索要钱财 这个假“记者”被判了3年半

来源:澎湃新闻 2019-10-31 10:11   https://www.yybnet.net/

办案人员查获的假记者证等物品

办案人员查获的假记者证等物品

假冒中央媒体记者,拿环境污染说事,以舆论监督名义,敲诈勒索企业,最终露出马脚,受到法律严惩。10月22日,经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审理判决,被告人刘丽国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今年春节过后,在大庆市龙凤区火电农场附近开蛋白饲料厂子的徐老板碰上了一个闹心事儿:总有“记者”以采访之名,造访自己的厂子。

“4月26日那天上午,“记者”又来到我的厂子,扛着“长枪短炮”,四处咔嚓拍照……”据徐老板回忆,前段时间,“记者”来了之后,只是问问这儿问问那儿,东拉西扯唠几句就走了。而这次与以往不同,进厂房之后,里里外外折腾了一圈,而后,这“记者”亮出身份,说自己是记者,此行是带着采访任务下来的。并说,经他们周密调查采访,认为这工厂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卫生不合格,要做一期节目在电视上曝光,并通知行政执法部门来处理。

徐老板虽然对“记者”的身份有所怀疑,但眼见对方拿的话筒标着“卫视”的图标,还有深蓝色的报社记者证,也不敢不信。

“尽管我的厂子是守法经营、合规生产,但也不愿意被折腾,造成负面影响。”徐老板说,抱着花钱免灾的心理,他与“记者”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徐老板答应出1万元钱,“记者”答应按下此事不报。

事后,徐老板在与附近几家企业的老板聚餐,无意中在酒桌上提及此事。不料,其他老板也说厂里来了“记者”,以曝光环境污染为借口索要钱财。大家一商量,当即决定向公安机关报案:有人冒充“记者”,以曝光问题为由对企业进行敲诈。

5月7日,当这名“记者”来到一食品加工厂,以生产车间卫生不合格为由,要对工厂曝光,正和老板讨价还价时,被接到报警赶来的民警抓了个现形。

原来,假记者真名叫刘丽国,家住在安达市。他一直没有正当职业,对外常常以媒体记者自居,“我想现在国家这么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便萌生了以曝光企业环保、卫生不合格为要挟,骗点儿钱花的想法。”

刘丽国交代,2019年初,他假借记者的身份,以火电农场附近各类个体生产企业为目标,雇用摄像人员,威胁对企业进行“曝光”,索要钱财。本着有枣没枣打一竿的想法,基本采用的都是一个套路:摄像机一支、麦克风一递,然后就是咄咄逼人地发问。在老板们手足无措时,适时暗示可以不报,但要乖乖花钱免灾。这种做法屡试不爽,先后成功勒索了3家企业,共计4万元。

6月13日,大庆市龙凤区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刘丽国以涉嫌敲诈勒索罪批准逮捕,9月5日向法院提起公诉。9月16日,法院开庭审理。

办案检察官提醒:假记者们以所谓的“舆论监督”,借“伸张正义”之名,行欺诈之实,实因巨额利益之诱惑。诈骗屡屡得逞,这既反映出一些群众对真假记者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不强,也反映出部分被害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对于假记者的恐吓存在破财消灾、怕麻烦的心理。在“曝光”与“不曝光”之间,很多被害人选择了默默地“付出”,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助长了假记者的嚣张气焰,使其更加有恃无恐。拆穿骗子的把戏并不难,一方面作为企业和个人要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另一方面,要及时报案,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生活中的“李鬼”,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 

(原题为《以曝光污染为由索要钱财,这个假“记者”被判了3年半》)

新闻推荐

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邀请党校老师讲党课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梅玉)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近日,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邀请区委党校刘伟...

相关推荐:
沙湖碧波映秋色2019-10-31 09:39
猜你喜欢:
评论:(以曝光污染为由索要钱财 这个假“记者”被判了3年半)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