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质量报社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王钰
相关搜索
截至10月31日17:00,搜索关键词“电子烟病例”,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432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15.1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1.1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789篇。
舆情回顾
近来,电子烟的安全问题在多国引起广泛关注。继美国此前发生的消费者使用液态电子烟患上肺病、甚至死亡的病例后,韩国日前也出现了疑似液态电子烟导致肺病的病例。
10月14日,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接到首例疑似使用液态电子烟而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的病例。该患者最近6个月持续使用了液态电子烟。目前经过治疗该患者病情已有好转。
在美国发生电子烟致死案例后,韩国政府上个月起劝告国内消费者不要使用液态电子烟,并向一线工作人员发放了疑似病例指南。目前,韩国已成立由医学专家组成的专门调查小组,研究液态电子烟的使用与肺部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10月23日,韩国政府表示,将加快研究以决定是否全面禁售液态电子烟,并建议人们立即停止使用相关产品。
舆情背景
10月4日媒体消息,英国已确认首例与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但这起病例并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在2010年死亡,尸检报告对此进行了确认。医生们认为,一名玻璃厂工人的肺炎是由吸入的电子烟烟油引起的。
10月17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美国49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已报告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确诊和可能肺病病例达1479例,至少33人死亡。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有849名患者知晓自己使用的电子烟烟液的物质成分,其中大约78%的人吸了含有大麻类物质四氢大麻酚(THC)的烟液。
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经密切关注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市场发展情况,着手研究依法监管的政策措施及可行的监管方式。其中就有,明确将加热烟草制品纳入专卖管理范畴,依法打击加热烟草制品非法贸易和非法流通;加强有关电子烟的政策法律研究;印发《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通告》要求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各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学校周边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努力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电子烟侵害。
网友声音
@别问我CLM:为了健康,要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该戒烟了。
@Ga2001:我相信两种烟都有危害,应该科学地对比一下每一种的危害到底多大。
各界声音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孙佳妮:目前没有相关充足的、有质量的研究证据显示电子烟产品可以帮助戒烟。电子烟往往也会成为戒烟的阻碍,比如消费者可能同时使用卷烟和电子烟两类产品,并没有实现最终完全戒除烟草和尼古丁依赖的目的。在现有立法上进行调整,或者重新界定电子烟的定义,使其能够被纳入现行立法,是最快的方式。
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李恩泽:如果属于烟草专卖法管,需要办烟草专卖许可证,不能进行网上销售和烟草广告促销赞助,但这些电子烟都没有。事实上,电子烟可以在任何场所买到,并没有遵守跟烟草有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鉴于电子烟具有不安全性,对青少年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存在影响,必须严格加强电子烟的监管。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玉莲:对电子烟的监管刻不容缓,电子烟的烟雾气溶胶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引发心脏病。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它是戒烟的替代品。
舆情分析
“不用戒烟,也能吸烟”、“严禁吸烟,电子烟除外”、“不为时尚,只为健康”,无论走在大街上,还是走进商场、超市,抑或是歌厅酒吧等场所,电子烟的广告让人应接不暇,至于各大电商平台,更是电子烟广告的重灾区。在铺天盖地广告的影响下,在健康噱头的引诱下,在周围人的怂恿带动下,“电子烟民”的数量与日俱增,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仅从保障青少年健康考虑,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已刻不容缓。
解决电子烟是不是香烟的问题,是摆在监管面前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关。现实中,因为没有统一的定性,一些人在禁烟场合明目张胆地吸电子烟,电子烟广告也光明正大地发布。吸电子烟者表示,电子烟无害,公共场合禁烟条例对他无效;面对举报,职能部门也无计可施,因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虽然国家烟草专卖局认为,加热不燃烧卷烟完全具备传统卷烟的基本属性,应按照烟草制品进行管理,也曾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但青少年依然能从网上或实体店里轻松买到电子烟。
吸引大量烟民改吸电子烟的原因,是有人认为与传统卷烟相比,电子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大为减少。其实,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烟中,许多依旧含有不同程度的尼古丁,甚至含量超过传统卷烟的水平。即便不含尼古丁,也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吸特吸。因尚未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电子烟因电池、电路出现问题导致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在行李托运中在货仓起火导致飞机紧急迫降,有的电池发生爆炸造成伤害甚至丢掉性命。与这些极端情况相比,更令人担心的是电子烟中的其他添加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何种物质,这些物质在短期特别是长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等等问题都还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科学研究数据。
新闻推荐
漫画/勾犇一家之言一种新科技产品作为教学设备应用于课堂,还是需要来自教育、科技等部门的权威认可、严格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