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拱宸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拱宸桥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城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杭州市地名办的工作人员说,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如今,拱宸桥东岸,是运河文化广场。广场上六幅浮雕,讲述着运河的古老历史,规模宏大的钱运茶馆,是一处仿古建筑。每当夜幕降临,附近的居民便走出家门,在广场上休憩,越剧迷则在广场的“曲艺杂坛”尽情展示才艺。东连拱宸桥的桥弄街,一侧是近代工业厂房,另一侧是传统商业店铺,保留了大量民居建筑:沿运河的住家与埠头、合院式的传统民居、民国时期的里弄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公房”、八十年代的“筒子楼”等,几乎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建筑风格。
古桥在几经修整后依然是行人往往来来。走上高陡的桥面,望运河远去,拱宸桥就如同一个维系点,它将整条“腾龙”系于杭州这片土地,里面是家、是根,外面则是一片闯荡的世界。现拱宸桥边有扇,刀,伞博物馆与运河博物馆。为人们了解运河文化提供了便捷。
拱宸桥对于杭州的意义却不一般。很久以前,返乡的杭州人在看到这座古桥后,总会不由自主地坦然和兴奋起来。这座桥,便是古运河杭州终点的标志了。远走他乡的游子见到故乡熟悉的小桥迎面而来时,总是会生出许多的欣慰和感慨。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衰老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程,先天的大脑优势或劣势无法改变,但有些生活因素会加速大脑衰老,从而影响人的寿命,我们应努力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