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用法律为技术运用定边界

来源:新京报 2019-11-03 00:44   https://www.yybnet.net/

■观察家

希望这起带有“第一案”光环的案件,能用司法力量划定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

近日,发生在杭州的“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关注。据新京报报道,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收到来自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短信,提示其动物园年卡如不进行人脸识别将无法正常使用。郭兵不同意接受人脸识别,与对方协商未果后,于10月28日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地法院已决定正式受理此案。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一起违约之诉,但考虑到此事牵涉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权界问题,这起诉讼的真实意义远超于此。

复盘此事,当事人郭兵在购买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年卡时,对方明确承诺在该卡有效期一年内,他同时验证年卡及指纹入园,即可不限次数畅游。可涉事动物园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突然增加人脸识别技术的限制性条件,单方面变更合同内容,明显有违反合同约定、不守契约精神之嫌。但郭兵提起的却是侵权之诉,即园区进行人脸识别,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

也就是说,富阳区法庭的一记法槌,决定的将不仅是一张年卡的效力或某种经营行为的性质,更将划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边界,而这也将影响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尽管这起民事诉讼目前仅为基层法院受理,但作为已知的国内首例人脸识别之诉,法律层面如何裁断,难免备受关注。

之前,西方部分国家已有相关诉讼,并对现实生活形成冲击。如今,该案中身处第一线的裁判者,也将历史性地“触碰”人脸识别技术,将具体技术应用场景拉到法律框架下去审视,研究、探讨、判定其应用对行为人法定权益的真实影响。由此形成的案例,也可以为其他各级法院所参考和借鉴。

对公民而言,这一判决也将至关重要。尽管已有相关法律就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作出规范,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总有些“灰色地带”出现。而美国旧金山等地立法禁止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因为该技术被控威胁个人隐私信息安全,还有种族歧视之嫌。

因此,以司法的力量定分止争,划定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将更好地保护技术洪流中的亿万民众。

虽然当事人诉诸法律,诉求在于个人权利保障与个体维权,但我们更希望,这起带有“第一案”光环的案件,能用司法力量划定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一边是公民的信息安全权利,另一边则是合法的技术研发应用空间,如何拿捏好二者的平衡,需要该案“打个样”。

□欧阳晨雨(学者)

新闻推荐

交警提醒本市驾驶人注意上海进博会期间交通管制通告

本报讯(柯林)10月31日,市公安交警支队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将举办城市上海市进博会期间交通管制通告在本辖区发布要求,通过媒体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用法律为技术运用定边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