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陋室观复】没有人文科学没落的事儿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9-11-04 04:27   https://www.yybnet.net/

10月下旬去了一趟河南。

想到或会去拜访殷墟的甲骨文——也就是古人发明的,有明确意义的符号,行迹初始,在高铁上便用最现代化的方式,辨认、咀嚼、释读,进而尝试理解,那些由古人早就创建并且已经系统化的符号集合……哈,其实就是看字,是在手机上阅读文章。

可能基于相同的原因,在不经意中,又或是潜意识里的刻意行为,我翻看的是一篇“人文科学”在当下不受待见的讲述,诸如资金投入、功利效用,群类(个体)选择等多方面都呈现出“没落”态势云云。

我没研读过这方面的学问,从感觉上说,这种倾向似乎是有的。人文科学有什么用?这是老生常谈了,对吧?其实,不仅如此,连作为实用科学技术基石的理论(自然)科学有什么用,也成了需要解释的问题。

高铁很快,头绪还没来得及梳理清楚,人已在考古发现的地界儿转了一圈,然后又离开了。不过,身体虽然离开了,思绪却仍旧被缠绕在废墟中刨出来的器物上。

我在想,文字,像殷墟的甲骨文,属于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范畴呢?回到那个自然、人文学科还没有分拆的时段,要归类到自然科学发明的领域显然不如放在人文科学的园地更合适。这样的话,质疑人文科学有什么用就不免太愚蠢了。但是,要站在当下的立场,将文字发明收进自然科学的口袋似乎也有道理。

如今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界定其实也不是很简单的事。精确的、微观的,对大自然认知、研究、探索的就是自然科学?那模糊的、感觉直觉的,宏观的、不能数学式量化的阐释等就该是人文科学了不是?撇开细分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数学以及历史艺术哲学等,厨艺学问算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呢?

不纠结这些愚昧的问题了,来捋一捋出土文物。

在漯河博物馆,有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七孔骨笛”,介绍说距今大约在9000年到7500年之间,能吹(奏)出12音阶。这让我有点兴奋,不是因为颠覆了中国音乐局限于五音的谬论,而是因为对这个骨笛的畅想:文字都还没有被发明,这个“乐器”应该是娱乐器具吧?也就是说,它蕴含的是——按现行概念——人文色彩。跟随的有序传承,是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至4800年左右)、龙山文化(大概公元前2000多年)时期的骨簮、玉簪,也是对生产、建设没啥用的物件儿,纯粹是妄想看起来美好的饰品,想到几千年来,生产第一线的历史车轮推动者都是素衣粗布,这些装饰物品无疑更显无用。到了战国,虎形玉佩、玛瑙环等,仍是装饰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再后的兽首瓦棱纹铜带钩也是如此。而汉代以降延续到唐的铜镜,真正费心思、耗银子的不是能看见自己,而是镜面背后没啥用处的纹饰。

这些装饰物件儿,都是财主、权贵之物,几乎同一性质的人文好尚,现而今依旧盛行。原因不去探讨了,我只是想,这种东西如果要关联学问,当在人文学科,虽然它们一直跟着自然科学与时俱进,但真归类不到自然科学的仓库里。假如“受冷”所指只是学院中的专业,那么,要真没人专研、探究了,这些“没用”的精神向往怎么繁衍、前行呢?

回到北京,看见美术学院,突然想起前阵子马路边坐地上的一醉侠,彩色油料和加工过的菜蔬挂在衣服上,热心人想拯救他问住哪里,结果嘟噜的大侠不知道在说啥,有耳朵贴近的说,其人在宣誓:一定要当画家。

画是昂贵的,实质上问题不是哪门子学科冷寂,而是何种“手艺”才能发财,是钱事儿,否则醉汉也不会在糊涂的时候立志,除非其人真像梵高那般脑子有问题。

显然,是不能直接挣钱的事业受冷,根本就没有所谓人文科学没落的事儿。

新闻推荐

《我的祖国》 一种乡愁一种信念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图据央视频道黄克《我和我的祖国》这首老歌因为动听的旋律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在今年再度得到广泛关注。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陋室观复】没有人文科学没落的事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