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有必要限制 “人工智能+教育”任性使用

来源:大江晚报 2019-11-04 14:4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一款可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的头环也在浙江金华一小学投入使用,并引发持续关注。据媒体报道,这款由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名为赋思头环的脑机接口设备出现在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佩戴这个头环可监测上课的专注度,头环会给孩子的注意力打分,看看小学生上课时是否专心、有没有转移注意力。头环产生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老师的手机里,再由老师把“得分”发给家长。对于外界舆论对监测学生上课的争议,该校教导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开设这个班,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反对意见,学生也没有身体不适”。

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反对意见,就没有问题吗?当下很多家长恨不得时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学生也逐渐被训练为学习的机器。家长和学生不反对,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一项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中,首先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其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戴头环监测学生上课是否走神,收集数据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就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影响学生人格发展。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热衷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人脸识别、大数据技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学习,这可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监控系统,可以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举一动,进而也可减少同学间的纠纷、冲突。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极为明显。当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脑活动过程,都被监控、采集数据时,是会涉嫌对学生的隐私的侵犯和信息的泄露的。另外,一个人在监控环境中的表现和没有监控环境中的表现,也是完全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舆论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多有质疑,但是,在AI+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的名义下,在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校越来越多。因此,制定相关的规范,就需要提速。我国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出台规定,限制这些技术的任性使用。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南阳宛城:卫健委干部违法生三孩已处分 收社会抚养费无依据

关于网友反映宛城区卫健委一副主任违法超生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情况说明来源:中国南阳市宛城区宣传部微信公号“宛城发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有必要限制 “人工智能+教育”任性使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