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中乌考古学者揭开中亚传奇古城“神秘面纱”

来源:铜都晨刊 2019-11-05 10:22   https://www.yybnet.net/

帕米尔高原西侧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是中亚地区古老的绿洲灌溉农业区,也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宛国就位于这里。

盆地东南部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马哈马特县明铁佩古城,距今约2000年,有“丝绸之路活化石”之称。2012年起,中乌双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八次对明铁佩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通过获取大批重要考古资料,逐渐揭开了这座古城的“神秘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汉唐研究室副研究员刘涛介绍说,中乌学者共同努力,获取了一大批重要考古资料(陶器、骨骼),双方一致认为明铁佩古城是公元前后费尔干纳盆地里面积最大的一座城池,而且极有可能和中国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大宛国国都有关系。

联合考古队中方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认为,明铁佩古城不仅拥有功能完备的城墙、城门、马面等城防设施,城内外有规模宏大的建筑和道路系统,还有格局清晰的手工业作坊,城外发现的墓葬区则进一步扩大了古城的文化内涵。这些重要发现,将令国际考古学界重新认识明铁佩古城遗址,重新定位这座古城在费尔干纳盆地和中亚历史上的地位。

考古成果显示,明铁佩古城并非游牧者的临时戍堡,而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大型城镇。特别是在通过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定位外城后,将原本长800米、宽500米的古城扩大到长2100米、宽1300米,令这里一跃成为公元前后费尔干纳盆地内面积最大的古代城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特有的“洛阳铲”勘探技术与精准测量技术、计算机成图与数据分析软件的有机结合,成为“揭秘”这座古城的关键。

西城门门址两侧高大的塔楼形马面设施,显示了该城址具备较高水平的防御系统;高出地面约5米的褐黄色城墙系用多块夯土和土坯混合垒砌而成,显示城墙的建造、修筑和使用延续了多个时期……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主任马特巴巴耶夫说:“通过中国特有的‘洛阳铲’和科技手段的结合,考古队在褐色泥土下首次发现地面上看不到的遗迹,将遗址发掘范围扩大,甚至在内城外发现了外城。”

朱岩石表示,未来中乌双方将以明铁佩考古资料为基础,运用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大型都邑遗址工作思路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采用国际考古学最先进的测绘技术,对整个费尔干纳盆地里的古城位置和现状进行全面测绘和记录。

“大宛”的乌兹别克语发音与中文相近,因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只要提起大宛国,基本无人不晓。“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大宛的良马、葡萄和苜蓿等被引进到中国,同时中国的丝绸通过大宛运送至西方,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始频繁起来。”安集延州历史文化遗产部门负责人库尔班诺夫说,相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让这条古丝绸之路再次走向辉煌。

新华社塔什干11月1日电

新闻推荐

张正坤:“决不向敌人屈服”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刘良恒)行走在张正坤烈士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处处能感受到涌动着的改革发展热潮。昔日贫穷落后的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中乌考古学者揭开中亚传奇古城“神秘面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