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婧伦展示当前普遍使用的塑料医疗废物垃圾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 韦安
护士只会配药护理吗?当然不是,他们也可以化身为巧手“发明家”。近日,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翟婧伦研发的一种急救车专用垃圾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发明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急救车接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灵感来源于临床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思考过急救车接诊期间医疗垃圾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无奈工作实在太忙,直到这两年,才终于下定决心研发出一个既方便实用又安全可靠的急救车专用垃圾桶。”翟婧伦说。
今年36岁的翟婧伦自2007年从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10年,她来到医院急诊科,在日常跟随急救车接诊的过程中,她发现了问题。
原来,急救车接诊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救治时,会产生大量的医用垃圾,包括损伤性垃圾(如医用针头、缝合针),传染性垃圾(如医用纱布、棉签)和生活垃圾(医疗用品包装袋)。一般来说,医疗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存放,且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需要切割后收集。但急救争分夺秒,目前急救车上配备的一般都是普通的塑料医疗废物垃圾袋,接诊期间由医护人员随身携带,所有垃圾装进袋子里后再带回医院进行分类,其中利器的收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急救车行驶时会晃动,有些时候针头等利器可能扎破塑料袋甚至滚落出来,匆忙之间有可能对医护人员或患者造成伤害。”在翟婧伦看来,研发一种急救车专用垃圾桶十分有必要。
发明获同事赞誉
这两年,翟婧伦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之外,一直利用休息时间研究急救车专用垃圾桶,并根据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查资料、写总结、记心得、买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研究实践,一种急救车专用垃圾桶终于研发成功。
记者通过设计图看到,翟婧伦研发的垃圾桶由3个箱体组合在一起,接诊时医护人员可将其放置在急救箱中随身携带,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此外,通过合理的设计,该垃圾桶不仅能将注射器的针筒与针头自动分离回收,还特别设置了弧形进料通道,使针头在晃动过程中不易倒流,保证了利器收集的安全。
因研发出来的急救车专用垃圾桶方便又安全,翟婧伦受到了同事们的一片赞誉。但翟婧伦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她只是在发现问题后多想了一点点而已。“科室曾经组织开展过多次品管圈活动,通过对品管圈的不断实践和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她说,今后如果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可利用、可再造的节点,她将继续研发更多实用新型成果,惠及患者。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陈波)10月31日,县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大英中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县委巡察办主任刘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