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24分迎来“立冬”节气。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为了“迎冬”,“立冬日”这一天北方人要吃饺子,南方人则吃鸡鸭鱼肉,称“补冬”,也称“补嘴空”。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225度时,“立冬”节气开始。此时节,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草木凋零,叶半青黄。
天文专家表示,对“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进入“立冬”节气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日趋明显。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7日至10日,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北方,带来降温降雨;10日开始,还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心血管等疾病发生;注意均衡饮食,多吃一些滋阴潜阳、填精补髓的食物,提高抵抗力。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前段时间,湖南女教师李田田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文中披露为了应付上级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