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巡视员李明媚介绍说,预计11日之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幅度可达4℃左右;之后,冷空气势力增强,东北、内蒙古东部等地气温将偏低2℃~3℃。11日开始,将有一次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及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根据会商预测结果,今年冬季,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叶殿秀表示,从预测来看,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并不排除期间有气温高低起伏的变化。预计今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弱,东亚槽偏弱、偏东,这就意味着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我国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从分析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至1℃。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总体较差,与上年冬季接近。中国气象局提醒称,11月进入寒潮多发季,也是寒潮爆发次数最多月。各地需加强防御强降温和大风天气对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注意防范局部低温雨雪和霜冻危害。另外,1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已进入雾、霾天气多发季节。各地需防范因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物增多,对道路交通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京11月6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记者6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杨桂珍老人于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