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5元券已经到账、‘双十一’开启周末半价模式、零点抢购享8折优惠……”“双十一”将近,许多消费者的短信收件箱里“塞”满了形形色色的广告短信,连番的“短信轰炸”令用户不堪其扰。
杭州市民王女士最近非常烦恼。她向记者展示了进入11月以来一个多礼拜收到的短信,从“降价”“领券”再到“赠礼”,各种商家广告内容应接不暇,几乎全与“双十一”促销有关。“发这些广告短信的大多是我曾经购物的商家发来的。”王女士说。此外,广告短信还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对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的担忧。
“今年‘双十一’前,广告短信轰炸现象再度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特聘专家陈威说,电商平台及电商平台中的店铺、商家是营销短信的主要发送者。一位电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商家都有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在重要促销节点,发送广告短信往往成为必选项。
奇安信网络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介绍,商家发送广告短信使用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有些是商家自己收集积累的,有些是其他机构倒卖的。商家发送广告短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找运营商发送,另一种是通过中介或代理公司发送,后者更常见。
记者了解到,这些密集的短信推送,很多都是通过短信群发平台进行的。在网上搜索相应关键词,能找到许多短信群发平台。一家名为“你我时光”店铺的客服,给出100元1852条、500元10205条、1000元20833条的价目表,相比正常的短信资费便宜很多。这家客服告诉记者,在群发平台里将商家后台导出的电话号码一键导入,就可以群发广告了。
据了解,市面上存在很多短信通道代理商,目前发送内容短信的价格,验证码一般0.05元一条,营销短信一般0.06~0.1元一条。除此之外,一些黑客通过冒充正规短信通道,也在对外承接业务,而购买此类服务所需的费用更低。
消费者能否拒绝这些广告短信呢?陈威说,退订一家商户的广告短信比较容易操作,但如今发送广告短信的商户很多,一一退订就比较麻烦,很多消费者觉得投诉费时、费力,于是只能无奈忍受。
业内人士认为,广告短信满天飞,反映了一些商家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对违反规定的,可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工信部发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违者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消费者如何有效拦截广告短信?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手机用户可以办理“短信拦截”的业务,移动将自动屏蔽相关垃圾短信;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表示,用户可致电客服并根据客服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操作设置。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唐高适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