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供不应求,去年的阳光玫瑰葡萄每公斤最高卖到24元,今年最低也要卖每公斤30元,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的大客户纷至沓来。”昨日,农垦庄园工作人员乐呵呵地说,创新发展、更新品种、学习技术,葡萄种植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知天吃饭”的转变。
在华阴农场的农垦庄园会议室,记者看到满墙的电子屏显示器特别惹眼。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新建立的智慧农业控制中心,通过在葡萄种植基地全园安装摄像头,实现了实时监控管理生产基地的气候环境、土壤墒情、作物长势情况,同时可远程自动化控制现场农业设施设备,真正做到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异常情况智能预警。
“监控到异常情况只能是事后补救,要想在事前控制,还要靠发展设施农业。为了降低阴雨、冰雹、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对葡萄生产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率,在全园搭建起了联栋温室大棚及单行钢结构避雨棚。”相关负责人说。
5月28日,农垦庄园通过嫁接更新了447亩葡萄,至此完成了全园847亩品种更新。负责人唐爱东说,过去的品种供大于求,卖不上价。2016年初,庄园下决心更新葡萄品种,多方考察,并与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专家多次交流,最后确定种植“阳光玫瑰”和“甜蜜蓝宝石”这两个主栽品种。今年卖价好,供不应求,11月16日,最后一批库存的葡萄已经批发完了。
通讯员张万海本报记者姬娜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获悉,23日,化德县确诊腺鼠疫病例的20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满,无发热等异常表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