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通用五级考试开放报名几分钟内,北京、天津、上海等考点瞬间报满,甚至因为人数太多,报考系统一度崩溃。有的家长不仅自己上阵,还找了两个“黄牛”去排队。
一场英语考试火爆至此,但这对家长来说并不意外。近年来,考级“焦虑”愈演愈烈,背后的这些参与者,无论是无奈、无意还是故意,都或多或少助推了这场焦虑的蔓延。
家长让孩子武装到牙齿
前几日,一段短短15秒的视频火爆网络,在一场学生运动会上,一个初二学生方队打着横幅、喊着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现场观众及众多网友笑喷了,有网友评论:“瞎说什么大实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家长不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拿不到好成绩这个硬通货似乎很难快乐。在愈加激烈的升学压力下,谁也不敢在“军备竞赛”中放松警惕,焦虑不已的家长,只能想方设法给孩子“加餐”。
公立教育越来越标准化,为了寻求升学路上的差异化优势,各类考级、证书等非标准产品,就开始成为“超车”的工具,很多家长认为有这些证书的“加持”,子女在升学道路上会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有一类家庭是“考一代”,家长尝到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甜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并不能免除自己及后代的危机感。将自己的生存策略传递给下一代,让子女成为“更有价值的劳动力”,就成为他们认可的、带给子女安全感最靠谱的途径。
还有一类家庭各类资源相对匮乏,让子女通过应试升学,是他们实现家庭代际流动的唯一途径,所以他们不惜花重金,让孩子超前学习,因为“这是唯一的希望”。甚至有家长投诉教育局的减负政策,“凭什么干涉我们孩子的正常学习?”
虽然近几年,教育部门相继叫停不少知名的学科竞赛,中小学生能参与的有一定含金量的考试越来越少,一些家长为了加分,不断寻找新的“赛道”。即便单纯叫停这项考级,焦虑的家长也会在别的“赛道”上找补回来。
择校与“掐尖”两头施压
山村的孩子想去县里上学,县里的孩子想去市里上学,市里的孩子们又想争取重点学校……同时,学校为了“掐尖”招数花样百出。这个链条的两端,同时加剧了考证焦虑。
择校的动力显而易见。今年4月份,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公布了今年的财务预算,在支出预算中,小学教育、高中教育的数值十分可观。
面对与名校有明显差距的家门口学校,有多少家长可以坦然接受?只要有家长想方设法让子女进好学校,蔓延开来的焦虑就会刺激更多家长,加入择校大军,让孩子考各种证增加筹码就成了必经之路。
媒体还揭露了一些民校的“掐尖”招数,比如冬令营、竞赛、学习等,相应证书也成为指标之一。
助推焦虑成辅导班法宝
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体量巨大,超前教育和焦虑营销,已经成为培训机构吸引生源的两大法宝。
上月,一个听起来深不可测的名字“量子波动速读”,刷新了网友的三观。一群小学生面无表情、疯狂翻书,培训者号称有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能让受训者在1-5分钟,就能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这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课程,收费3至5万元。
视频中,家长在孩子们身后守着,估计也不太明白知识是怎样飞入一个个小脑瓜的,但是房间里的标语“给孩子补习功课,不如补习方法”,似乎已经深深俘虏了一颗颗焦虑的心。
今年暑期,据媒体报道,培训机构招生老师在微信朋友圈用“减法”营销,“暑假逆袭”“弯道超车”“抢跑才能赢”……各种花样翻新的说法,助推焦虑水涨船高;更有甚者,打着某某学校“小五班”“占坑班”的旗号,给家长一种辅导班“有路子”的错觉,以为抢到就是赚到。
就如同有的家长感叹:“如果公办学校都这么牛,民办学校还有什么‘尖’可掐?”
不过,杨振海也表示,生猪生产有自身的规律,恢复生产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明年上半年的生猪生产来说,主要取决于今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将进一步好转。但是,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可能还要到明年下半年。力争明年底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教师惩戒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合范行为,对学生的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产生悔改之意,以达到矫正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现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