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曾被称为电商细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不过目前看来,迅猛发展的中国生鲜电商仍处在煎熬阶段。不少企业深陷亏损泥潭,一些生鲜电商甚至面临“关店”危机。
近日,成立四年有余,在全国开了超1000家店的生鲜电商“呆萝卜”,被曝爆雷。
呆萝卜CEO称:“不考虑破产清算”
近日,有自称是呆萝卜员工的网友在微博、脉脉等平台上爆料,称“呆萝卜杭州研发团队和运营全部罢工,下周开始仲裁讨薪”、“南京多家门店停业”、“欠款导致供应商堵门”等。
针对上述拖欠供应商货款、裁员欠薪等问题,呆萝卜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紧张,公司日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同时,呆萝卜方面还表示,将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筹措资金。
不过,最近这两天事情似乎有了好转。11月24日,呆萝卜发布声明称,供应商、员工及消费者正在努力“保卫萝卜”。11月25日凌晨,呆萝卜又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公司将逐步恢复办公,为早日恢复经营做准备。针对何时恢复业务正常运营,还清供应商欠款、解决消费者充值余额等相关问题,呆萝卜创始人兼CEO李阳首次出面回应,在反思过错的同时,李阳表示,公司不考虑破产清算,接下来呆萝卜将在管理和业务端进行改革,缩减一些失血的业务线,让运营回归正规。
“步子迈得太大”是生鲜电商普遍存在的问题
呆萝卜到底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及其原因是什么?
“对于过去“步子迈得太大”问题,之后我们会更关注单店增长,而不是整体GMV(成交总额)增长,瘦身会更倾向于诸如门店大小、业务线、品类等方面。”李阳如是称。
实际上,盈利难题一直是生鲜电商之痛。电商行业人士李伟对华商报记者说,就像呆萝卜一样,步子迈得太大,是生鲜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前期一味烧钱,终于尝得苦果。
另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生鲜电商领域,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李伟说,低利润、高损耗、盈利模式不稳定等问题是生鲜电商行业的普遍痛点,再加上“多强争霸”、“烧钱砸市场”等诸多因素,发展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只是在制造一波永无盈利可能的资本泡沫。
但值得注意的是,生鲜电商领域融资依旧火热。业内对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空间依旧看好。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00亿元,未来3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电商玩家:盒马菜市、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每日优鲜、苏宁菜场等等,都在快跑抢食。据统计,单在2015年,我国大大小小的生鲜电商平台就已经达到了4000多家了。
资本依旧火热拼抢赛道,其中不乏大资本纷纷布局生鲜电商,包括红杉资本、高榕资本、今日资本、腾讯投资等。
“为什么生鲜电商那么难做呢?一方面是生鲜产品采购成本和采购难度越来越大了,另一方面是流通环节损耗极大,因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运营成本。也许不出几年,生鲜电商就会形成几家巨头独大的格局,但这个过程会非常惨烈。”李伟说。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新闻推荐
■情绪监测■广州万隆26日沪深股通大幅流入,合计超过240亿元,年内MSCI最后一次权重因子调整兑现,后期增量减弱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