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别看手机了,陪我一会儿。”最近两天,由南京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初一(11)班学生绘制的漫画在网上引发热议。10月底,该校青年教师谢忆有感于不少学生反映家长沉浸玩手机而忽视了他们,率先向全班家长发起了“停机坪”活动,倡导家长们每天放下手机一小时,多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
孩子手绘画,一份渴望陪伴的期待。玩手机,一些人完全达到“手机控”的程度,一刻没玩,仿佛丢了魂。作为孩子的家长,有时候,即便是在“陪孩子”,但眼睛还在“锁屏”,身在曹营心在“机”,这样的陪伴大打折扣。请父母“放下手机”,既是孩子内心的表白,更是对亲情陪伴的呼唤。
如果家长始终“心中有机”,就很难把心思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从小一步步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亲情陪伴,对于家长来讲,这是一份亲情责任、亲子责任、培养责任。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既是每个家庭自己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因此,我们需要有“停机坪”这样的载体,让家长的心思“着陆”、责任“着陆”。
陪伴教育,与孩子一起“成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有关人士认为,高质量的陪伴应注意三点:时间的保证、爱和情感的投入、一起做有意义的事。还有人认为,有心的陪伴,不仅孩子成长,你自己也会成长。不妨从放下手机开始,从“停机坪”上再起飞,探索高质量陪伴的新路径,抵达高质量陪伴的新天地。
□王旭东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15日消息,日前,央视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北京市正在研究为出租车安装专用ETC设备,以便于执法人员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