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宁波的书香

来源:定西日报 2019-12-15 23:30   https://www.yybnet.net/

□王长华

戊戌年的深秋,我在宁波小住了三四日。

在那几天里,我就像贪婪的牛羊,将甬城的风物,尽可能多地摄进相机,然后再回来慢慢反刍。

在这一年里,我在不断地咀嚼和回味的过程中,不由得对这座海滨城市肃然起敬。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宁波的书香。

正如魏明伦先生在《宁波月湖铭》中所赞:

碧沚文风盛,柳汀墨气灵。

宁波的书香,要从月湖说起。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城名胜半归湖。

月湖水域面积9公顷,古称西湖,亦曾称鉴湖,历来为文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浙东邹鲁”的美誉。

月湖初辟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于月湖延聘名儒“庆历五先生”,四明学风为之一振,浙东学术自此萌芽。元祐年间(1086—1094),知州刘淑、刘珵相继大修月湖,形成“十洲”胜景。政和七年(1117),知州楼异于月湖建高丽使行馆,月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灿烂明珠。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明州接近京畿,宗室能臣相继来此主政。在“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史氏家族的经营下,月湖诗社林立,藏书楼次第矗起。“淳熙四先生”讲学月湖,形成“四明学派”,浙东学术步入鼎盛时期。

月湖边上,保留着一座杨文元书院遗址,书院为南宋甬上“淳熙四先生”之一杨简的讲学之所。杨简(1141—1225),字敬仲,号慈湖,慈溪(今慈城镇)人。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宝历元年(1225),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直学士,太中大夫,封爵慈溪县男,卒谥文元。著有《慈湖遗书》《慈湖诗传》《杨氏易传》等。淳熙年间(1174—1190),杨简与袁燮、舒磷、沈焕四人聚于太学,继承发展陆九渊学说,其影响尤以杨简为著,形成四明学派。晚年寓居碧沚,设馆讲学,时称杨文元书院。学风余绪相继,颇有影响。

人间典籍储湖畔,天帝琅嬛降范家。

最能体现宁波书香的,应该要数天一阁了。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11—1566),月湖西岸,兵部右侍郎范钦建成天一阁。这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傲然屹立四百五十余载,书香文脉不觉。

“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这样推崇天一阁。中国藏书之家数以千计,何以天一阁得享如此盛誉?因为天一阁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中国藏书史、文化史上的奇迹。天一阁之奇,奇在上乘的藏书质量,版本精善,文献翔实。天一阁之奇,奇在庞大的藏书数量,珍本充牣,缥缃盈栋。天一阁之奇,奇在独特的楼阁形制,四库七阁,慕名仿效。然而天一阁最堪称奇的,还在于传承十三代,历经四百年,阁与书依然岿立于天壤间,使它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它与意大利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和美弟奇·洛伦佐图书馆并称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图书馆。

1585年,范钦去世。据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载,范钦去世前,将家产分为藏书和其他家产两部分。长子范大冲自愿放弃其他家产的继承权,而继承了父亲收藏的7万余卷藏书,这也形成了天一阁“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

“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天一阁创建以来,四百余年如有神助,屹立于东海之滨。它独特神秘的建筑形制吸引了包括乾隆皇帝在内的无数人的好奇。天一阁的命名来自《龙虎山天一池记》,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取以水制火之意。

随着近代图书馆观念的引进,古越藏书楼等一批新型藏书楼纷纷兴起,宁波文化人士也纷纷开始关心天一阁的转型问题。1933年成立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成为天一阁进入公共管理阶段的发端。新中国成立后,屡次修缮书楼,扩大保护区,访归散失的阁书,又得甬上诸多藏书家捐赠藏书,馆藏大增,珍贵文献逐步整理出版。“万卷当年宜子弟,从今广泽到群生”,天一阁发展进入新时期。

明清之间,浙东学术更为辉煌,月湖形成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之一——浙东学派。浙东学派创始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在月湖边讲学,广收弟子。生活于月湖岸边的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成为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浙东学派重气节,主性情,其时月湖成为浙东移民诗人慷慨悲歌之地。浙东学派提出的“工商皆本”思想,使中国第一商帮——宁波帮横空出世;“经世致用”的理念,更使宁波成为著名的“院士之乡”。

宁波是育才兴学之乡。中科院士多甬籍,沪人祖辈半宁波。

院士是我国科教领域的最高学衔。截止到2017年底,宁波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总数达115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这是宁波540多万人民的骄傲。

1999年9月1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为中国邮电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朱高峰等32位宁波籍院士专程返乡,在月湖之畔栽下32棵银杏树。时光荏苒,银杏树已蔚然成林。金秋时节,满目灿烂,院士林成为月湖一抹最绚丽的色彩。微风拂过,枝叶婆娑间,倾吐着院士们对家乡的浓浓深情和殷切期望。

新闻推荐

我国打响根治农民工欠薪攻坚战

农民工领取被拖欠的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向农民工普法。拿到工资欠款的农民工兄弟笑得很开心。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齐中熙樊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宁波的书香)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