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杜白羽
临近岁末,中国经济再次交出优异“成绩单”。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工业、投资、就业、消费、进出口和服务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仍是稳字当头。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增长速度在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全球经济体中位居第一,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成绩的取得令世界惊叹。有国外经济专家指出:“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局势严峻情况下,中国能够维持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不断增长,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中国奇迹何以实现?关键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硬素质”,在于中国经济治理的“软实力”,更在于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
改革创新,不断释放发展潜力。中国政府与时俱进,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配性的动态调整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中国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依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双轮发力,助推中国经济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国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在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艾哈迈德·赛义德看来,中国政府着力减税降费,增加有效投资,有充足工具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开放融合,持续激发经济活力。面对经济全球化逆风,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中国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前不久,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家企业齐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用711.3亿美元累计意向成交额为中国的开放未来投下信任票。
制度优势,让战略定力坚如磐石。纵使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经济踩着不变的节奏,在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征途上稳步前行,其根本的锚定力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正是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
从立足长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到中短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应对,中国政府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不断寻求动态平衡,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体现了高超的治理能力和智慧。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沈阳12月16日电(记者范春生)备受关注的“4·17”沈阳棋盘山大火等来法律结果,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法院近日对棋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