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文物建筑“认养”值得探索 张涛

来源:延安日报 2019-12-17 10:3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10家企业和集体与10处文物建筑所有人在山西省高平市签订了《文物建筑认养协议》。据悉,在山西省文物局发布的文物建筑认养推介项目名单中,全省有近300处文物建筑可供社会认养。

我国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物保护管理专业人员相对不足,成为制约文物保护的一大瓶颈。对此,一些地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通过出资修缮、认领认养等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受到文物爱好者的积极响应。综合来看,文物建筑认养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可增加资金来源。面对繁重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和拓展利用的实际需求,仅靠政府投入还不够。认养文物模式增加了养护资金来源,有助于从社会上筹得更多资金,让更多文物得到更好保护。

其次,可壮大保护力量。文物建筑点多面广,是文物保护的制约因素。由于人手不足、疏于管理,一些偏远乡村的古建筑岌岌可危。开展认养工作等于为每一座文物建筑聘请了“管家”,可以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遏制盗抢行为。

此外,可激活文物资源。以前,我们一味地把文物关起来、锁起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只有与利用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才能发挥文物保护的价值。赋予认养者一定的经营权,有助于更多文物对外开放。

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积极性”。相关地方开展文物建筑认养活动,不失为健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学习借鉴。(来源:《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智慧温室劳作忙

12月11日,工人在河北省南和县贾宋镇一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慧温室内工作。近年来,南和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现代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物建筑“认养”值得探索 张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