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落实“基层首诊”,关键在赢得患者信任

来源:济宁晚报 2019-12-20 11:5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评论员 陈曦

在一些中小城市,人们对三甲医院的“迷信”依然根深蒂固。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投入的同时,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提高基层首诊医保报销比例等措施,引导患者去基层就诊,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通报半年来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情况:全市基层门诊量已连续32个月增幅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呈现门诊服务向基层机构分流的良好态势,预计今年基层诊疗量将比去年净增700万人次以上。根据相关调查,在就诊医疗机构意愿方面,42.4%患者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39%选三级医疗机构就诊,这也是首次有多数患者将基层机构作为就诊首选。

“分级诊疗”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如何更好地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体系,一直是各级卫生部门不断努力的目标。无论是从医疗专业化的角度看,还是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方向看,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诊疗,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长期以来,不少民众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着偏见,甚至是嗤之以鼻;哪怕是感冒发烧、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也要舍近求远,去三甲大医院挂专家号,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的事情没少发生。一方面自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无谓损耗,加剧了别人的“看病难”。有些真正需要在大医院接受诊疗、需要专家诊治的重病人士,很可能因为小病患者的抢占名额而无法及时“面见”专家;而专家的精力常常被“看小病”占据,无法集中精力于危重症的研究和诊治,造成了大材不得不小用的尴尬局面。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北京市卫生委此次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不仅基层诊疗量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许多患者的就诊首选也直指基层机构。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人们在逐渐接受和认可“分级诊疗”的概念,把更多的信任给予了基层医护人员。事实上,许多基层机构也有很好的硬件设施,不乏年轻有为医生和护士,对一些常规病症的诊治完全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但是等不来患者,甚至是门可罗雀,让他们很是心酸。而今,不少患者愿意到基层首诊,给了这些医护人员更多一展身手的机会,对于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也是一种有效促进。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基层医疗机构在未来将大有可为,完全可以借助三甲医院的远程协助,实现更多危重症、疑难杂症的及时诊治。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重磅文件,“鼓励医联体内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同时也明确“鼓励三级医院在医联体内通过互联网诊疗信息系统向下转诊患者”。这必将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靠谱的医疗服务。

就当前来看,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人们对分级诊疗接受度更高,病了也愿意“光顾”基层医疗机构;但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人们对三甲医院的“迷信”依然根深蒂固。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投入的同时,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提高基层首诊医保报销比例等措施,引导患者去基层就诊,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新闻推荐

森林防火警示窗保护森林资源最重要是做好防火工作

要保护好森林资源,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因此,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态及安全意识尤为重要。2016...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搞活做优旅游产业2019-12-20 11:23
评论:(落实“基层首诊”,关键在赢得患者信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