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号称为老、适老,实则欺老、坑老 为老人挑礼物还需擦亮眼 有适老食品用阴阳标签 保健类骗术仍在发生

来源:济宁晚报 2019-12-24 16:40   https://www.yybnet.net/

“买用的吧,挑到老人适用的款型太难;买吃的吧,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年适用。”临近新年,周小姐想为家中老人选购一些新年礼物,可要么选不中、要么不敢选的情况让她很是尴尬。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老年人对适老产品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非常重要。近日,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当前有不少打着适老、为老、老年专用等旗号的所谓老年食品、用品,存在欺老、坑老等问题。我国老年用品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有效供给能力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一些为老用品质量堪忧、可能伤老。家住长春的李丹为奶奶网购了一款价格近300元的“老人专用”助听器,奶奶佩戴后常称耳朵不舒服。李丹亲自试戴后发现助听器内噪音很大,时不时还会发出明显的“砰砰”声。“要不是我及时发现,还不知道会不会伤着老人。”李丹说。

北京市民李璐也遇到类似问题,她刚为患高血压的父亲购买了一台价格百元的“老人专用”电子血压测量仪,初次使用就发现相同条件下该仪器测量数据竟有巨大差别,且明显有误。有适老食品用“阴阳标签”、瞒老欺老。记者走访多地超市并检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凡标识“中老年适用”、糖尿病人专用的食品其价格和销量都往往高出同品牌普通产品不少。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产品中有不少“阴阳标签”。

在某品牌一款标识为“不加蔗糖中老年豆奶粉”的营养成分表上,记者发现每100克产品中糖含量高达35克,并且产品营养成分表下方还标注“糖尿病患者及肠胃不适者慎用”字样。还有一款打着适老旗号、自诩“低盐”的蛋糕,其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高达每100克481毫克,高于国家“低盐”标准4倍。

有保健类骗术仍在发生,诈老害老。长春市民萧红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在某“健康公益讲堂”上被洗脑,迷信一款“老年人理疗仪”并花数万元购买。萧女士向记者反映:“钱倒是其次,母亲至今迷信该仪器,生病拒绝就医,太害人了。”

缺少行业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不高

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老年用品市场有效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该产业在创新设计、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定价策略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这也是当前不少市场乱象的根本原因。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种类较少。国内老年用品领域从业多年的江苏常州佰悦中心项目主任邢东风告诉记者,与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国建设的老年用品代加工厂相比,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工厂在配套设备和关键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目前发布生产的老年用品不足万种,相比同期一些国家有4万多种,全球老年市场则约有6万多种,差距很大。”

缺少行业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较差,产品质量不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告诉记者,当前国内相关制造工艺水平普遍偏低,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条不全,导致目前市场上现状是——老年人想要的产品没有,有的产品则普遍质量不高。邢东风也认为,国内相关企业在产品生产工艺、管理水平、质量检测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与质量标准不明确直接相关。

“价格战”拉低品质,质量监管乏力,产业低水平循环。邢东风称,出口国外的代工厂产品的质量明显高于国内自主品牌产品,但价格却高出40%-50%,国内老年消费者“不大买账”。为迎合省钱心态,一些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惜牺牲品质来打“价格战”,一旦质量监管兜底不力,将直接影响老年消费者的权益。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部分适老化改造产品质量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正在于此。

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升老年用品质量

《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品牌建设明显加快,市场环境明显优化。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要推动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

专家认为,首先应全面梳理和完善老年用品产业相关领域标准体系,制修订一批关键亟需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同时加大对国际标准的采标力度。据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陶爱莲介绍,不久前,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委托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制定《老人鞋》团体标准,除了对鞋子的耐磨耐折性能、粘合强度等作出明确要求外,还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增加了老人鞋不允许有可触及的尖锐面等要求。

同时应采取多种手段,推动老年用品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设标准化、专业化的第三方质量测试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加强行业引领作用,尽快提升老年用品质量。专家认为,老年消费者面对鱼龙混杂的商品难以分辨,应建立老年用品领域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以此培养老年用品市场的消费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煜认为,还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行为。加大对自主研发商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

新闻1+1

注意资金安全

勿为囤货冲动下单

老年消费群体增长势头明显,但可能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眼中肉”。作为网购新人的“银发族”也成为容易被风险侵害的脆弱群体。

老年人爱囤货,自从学会网购可能就“买买买”停不下来,一看到弹出来的推荐广告或购物信息,就想点进去看。但他们对网购环境尚不熟悉,可能误操作甚至遇到骗局。网上购物往往要绑定银行卡,涉及资金安全,要格外小心。最好学会使用他人代付功能,让朋友、子女先行代付,尽量不绑定自己的银行卡。

不要以为只有年轻人才会冲动消费,不少老年人也会掉入非理性购物的“陷阱”。尤其是刚接触网购的老年人看到网店价格与实体店相比如此悬殊,顿时产生“不买就是吃亏”的感觉,在海量的商品面前容易冲动购物。因此,年轻人在教会父母上网购物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们理性消费,不要因为价格“划算”,囤积很多并不需要甚至远超实际需求量的货品,反而造成浪费。另外注意提高辨别和判断能力,不要轻易被商家的广告和宣传语“忽悠”。如果买到不合心意的物品,注意运用网购平台的退换货规则,在保持商品原样、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进行退换。

民警建议,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加大针对老年人诈骗案的打击力度,让罪犯不敢对老人“下手”。民警也指出,打击层面最大的难点在于报案不及时。例如,有的老人被骗了不知道,有的老人是被骗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这就耽误了破案时间。而很多诈骗老人案中,刚开始报案的都是老人的子女或者其他亲人。

(来源:综合)

新闻推荐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企业领“新年红包”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企业领“新年红包”近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管委会、昆明经开区管委会审批同意,将向13户企业拨...

相关推荐:
感谢有“你”2019-12-24 15:33
猜你喜欢:
评论:(号称为老、适老,实则欺老、坑老 为老人挑礼物还需擦亮眼 有适老食品用阴阳标签 保健类骗术仍在发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