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文物《对兽纹》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12月2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甘肃省13个文物收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等)的彩陶195件(套),均为各个文化时期甘肃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中一级文物64件(套)、二级文物60件(套)、三级文物57件(套),珍贵文物比例高达93%,再创历年来甘肃文物展览珍贵文物占比新高,也是甘肃彩陶精品首次在北京集中亮相和展示。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以考古发现和时代为背景,内容涵盖甘肃彩陶5000余年的发展历程,分“黄土下的彩色世界”“笔画与色调的奏鸣”“大自然的生命组歌”“精神的家园”四个单元,重点阐释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甘肃彩陶的文化背景、艺术特征、演变规律以及文化内涵,通过彩陶这一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全面展示了甘肃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展览也是甘肃省今年第二次在国家博物馆举办重要文物展览,在国家级平台通过彩陶这一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全面展示甘肃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深化国家博物馆和甘肃省的交流合作,提升甘肃的文化影响力。
据悉,本次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向公众免费开放,将展至2021年1月3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叶小钟通讯员刘晓青)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门户网站同步发布2019年度来穗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