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科协日前注销了柳树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而这已经是湖北省今年注销的第96家院士工作站。一年之内,4次“出手”,96家院士工作站被摘牌,湖北省真可谓是下了“狠手”。
在各地争相设立院士工作站的背景下,湖北省为何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有人疑惑不解,有人鼓掌叫好,而等到了解实情后,最初疑惑不解的人,也开始鼓掌叫好。湖北省所注销的院士工作站,不是作用发挥好的院士工作站,而是一大批“有名无实者”。说白了,就是挂着院士工作站的名头,实际上却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且每年还需要一大笔经费“养着”。对于这样的院士工作站“动手术”,怎么会不赢得叫好声一片!
院士工作站泛滥,为人诟病久矣。有的院士一个人就设立了几十个工作站,甚至一天内要出席两场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所有工作站走一圈都不是一件易事,要想沉下心来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要想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显然就更不可能也不现实了。这样的院士工作站建起来,看上去好像是“很美”,但到头来只不过是个“花瓶”,“装饰”了一些人的政绩,却浪费掉了珍贵的科研经费。
湖北对名不副实的院士工作站“动手术”,不是逆当前建站的热潮而行,反而是在全国带了个好头。把名不副实的院士工作站剔除掉,有效的科研经费才能更好地用到刀刃上,那些名副其实的院士工作站才能更充分发挥作用,广大院士才能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科学研究上,显而易见,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不过,注销不合格的院士工作站,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之举。更为合理的情况应该是严把入口关,坚决不让充门面、当“花瓶”的院士工作站出现,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再去解决。让人欣慰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最新文件已经明确要求“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的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有了这样的硬性指标要求之后,相信越来越多的院士工作站会有名有实!(高永维)
新闻推荐
JUNO探测器示意图。本文图片中科院高能所提供在一个12层楼高的玻璃球里注入透明液体,中国科学家打算造一个全世界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