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永远的仪式 河南周口 尚纯江

来源:济宁日报 2020-01-17 09:23   https://www.yybnet.net/

在家乡,吃饺子是有一种仪式的。饺子出锅,要把第一枚扔进灶膛里。老灶爷是“一家之主”,改善生活当然不能忘掉“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让他尝第一口。老灶爷尝过第一口,盛出来的第一碗饺子,是给家里的长辈。在我们家,吃第一碗饺子的,理所当然是爷爷,之后,才是父亲。按理说,这之后,就是母亲。但是,母亲还是在灶台上忙碌着,母亲总是盛最后一碗。

年三十中午的饺子,像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一样,最有仪式感,要燃放鞭炮。有麦芒炮,也有大雷子。

除夕夜的年夜饭异常隆重,除了家人团聚,还要到祖坟里请主,把过世的先人请回家中一起过年。吃过年夜饭,开始包大年初一的饺子,包好的很好看地码在高粱杆锅棑上。

大年初一的饺子,有一只饺子包有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就代表着谁会在新的一年里迎来好运气。按习俗,大年初一的饺子必须是素馅的。胡萝卜粉条馅,代表着一年的红红火火;芹菜鸡蛋馅,代表着家人们勤俭致富的开始。

过了大年初一,开始走亲戚。到了正月初五,就到了“破五节”,是祭祀财神的节日,也是要吃饺子放鞭炮,送穷神迎财神。吃了破五的饺子,到了初六,打工的人们告别家人,开始了一年的打拼。留守的人们,在新年的余韵中慢慢等来了元宵节。

元宵节不但要吃元宵,还要吃饺子。“早上汤圆中午饺,晚上扛个布袋跑”。吃过了饺子,到了晚上,小孩子肩膀扛上了“布袋”——长长的杂面包子,里面是干菜粉条馅子。大人们说,吃了“布袋”涨力气,能扛起一百多斤的布袋。

吃过汤圆、饺子,扛过“布袋”,挑过灯笼,年开始渐行渐远。

新闻推荐

洋县精准发力决胜脱贫攻坚

本报讯(通讯员杨林成)洋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扣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永远的仪式 河南周口 尚纯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