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一年,国内各大品牌白酒“涨声”一片。最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部分一线市场调查发现,一些热销的白酒在出厂之后,却并没有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1月16日央视)
央视的报道让人看到白酒“涨声”一片背后的真正原因。白酒本是一种消费品,但在市场的炒作下,却变成了一种投资品。之所以白酒能够成为投资品,也是因为一些香型的白酒存放越久口感越好,比如像酱香型酒,因为工艺比较复杂,陈化老熟也比其他香型快,这就给了投机者以机会,像茅台、五粮液等白酒就受到广大白酒经销商与投资者、投机者的青睐。比如在汕头,当地现在就流行一句话:存银行不如存酒。
但没有什么东西是会一直涨下去的,尤其白酒终究是一种消费品,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市场规模有限,当白酒价格越炒越高,消费者最终就不会再为白酒埋单,投机者将为自己的炒作与“豪赌”付出代价。
而要让白酒消费市场能够“冷静”下来,还需要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一些酒席上,非高档白酒不喝,喝年份酒、高档酒,似乎才能更显身份,宴席主人也才会更有面子。这种奢侈、扭曲的消费观念,也是一些白酒“大涨”的原因所在。要让白酒回归消费品正轨,要遏制“白酒炒作”,就需要先遏制背后扭曲的消费观念,需要遏制相互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 (戴先任)
新闻推荐
1996年7月17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亚特兰大举行盛大招待会,欢迎参加第26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这是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